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南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张楠之:水果可以“瞎”,监管不能“瞎”

2013年09月24日08:37|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字号:

安徽省砀山县是海升、汇源分公司所在、江苏省丰县是安德利分公司所在、山东平邑县是汇源分公司所在,近日,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果汁企业却都在收购“瞎果”——部分腐烂的水果。在占地甚广的砀山汇源,记者看到有运送瞎果的车辆时不时从砀山汇源的正门驶进,门口的绿化带周围也弥漫着阵阵酸臭。(9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道》)

散发着酸臭气味的“瞎果”,被运往了这么多知名的水果生产企业,让人揪心。当然,从某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件好事,因为,通过记者的调查,我们至少知道了,像汇源冰糖雪梨这样的饮料,其中确实含有水果的成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又是件让人生疑的坏事,因为,这些水果成分来自什么样的水果,我们却一无所知。它们出自品质完好的水果,还是出自“瞎果”,是出自“瞎果”完好的部分,还是出自“瞎果”腐烂的部分?厂家在生产时,有没有去除掉腐烂的部分?我们也一无所知。

通过记者的眼睛,我们看到的是“瞎果”被一车车地拉进果汁生产企业,然后迅速进入生产流水线。我们还看到,当地居民由于对“瞎果”流向和用途的了解,早已不再饮用这些企业出道的果汁饮料。我们还看到,“瞎果”收购季节,生产企业的安保系统格外紧张,但是,他们的重点防范对象却是记者。

凡此种种,更加深了人们的疑问:他们在防范什么?记者的到访意味着真相,那么,他们防范的就是真相。很多食品生产企业,为了消除消费者的疑虑,会通过向消费者和媒体开放的形式,增加公众对其生产过程的了解,以此打消疑虑。这些果汁生产企业的做法与此相反,是不是意味着,其所不想让外界知悉的真相,恰恰验证了公众的疑虑呢?

没有法律法规禁止企业收购“瞎果”,而且,企业收购“瞎果”,也并不意味着企业就会用水果腐烂的部分生产果汁。记者没有看到企业对“瞎果”的挑选过程,也未看到果汁生产的过程,所以,我们无从判断我们喝到的果汁里有水果腐烂的部分的成分。但是,如果消费者和媒体记者无法知晓其生产过程,如果没有监管部门给公众一个权威的检查、检测之后的说法,如果企业不肯通过公开透明等方式向公众展示其生产过程,那么,任何人都有理由怀疑其所生产的果汁存在问题。

果子可以“瞎”,因为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瞎果”去除腐烂的部分之后,还是可以食用的。但是,监管部门不能“瞎”,因为,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监管部门一旦“瞎”了,食品安全就无从谈起。所以,在这一事件中,监管部门绝不能缺位,否则,便是失职。

(责编:张婷)

分享到:

水果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地下捐精调查:每次捐精都要分“蛇头”千元

于正再晒小龙女新剧照 网友:难道是白素贞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张家口50万亩防护林老化 风沙或威胁京津

上官婉儿墓考古再透细节 三大谜团逼近历史真相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招商|县域|环保|创投|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