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南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邓海建:论文买卖莫非也贡献GDP?

2013年09月24日13:55|来源:新闻晨报|字号:

如今许多人把论文视作一种明码标价、公开买卖的商品,有些人把论文代写、代发当成谋利的途径。武汉大学副教授沈阳披露,我国买卖论文2009年规模达10亿元。用反剽窃软件查询,2007年的样本数据中,72%的文章是全文抄袭,24%的论文为部分抄袭,只有4%的文章不存在抄袭。 (9月23日《中国青年报》)

有人说,这年头但凡评过职称的,谁还没“买”过一两篇论文?这话显然有失偏颇,却也揭露了一个人们心照不宣的事实。在今天,“论文”可能不是一个学术名字,而是一种商品名称。几十年过去,借助心口相传与网络技术,国内论文买卖已经形成一个地下产业:以论文买卖公司为核心,写手、掮客、网站、期刊,业已形成一条完整的利益链。

最近的“异动”,是监管部门似乎开始向论文产业开刀了。因违规将出版权转让给文化公司,导致大量低劣学术论文被刊发并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经济生活文摘》杂志日前被主管部门依法吊销期刊出版许可证。这个处罚,下手不可谓不狠,但奇怪的是,不少人觉得这事好像又挺冤的——30万元卖掉一年的期刊经营管理权,算得上新鲜吗?

这感觉就像大家都在假唱的时候,有人忽然抓住一个三流歌星说你没有真唱、亵渎了艺术。在法不责众的时候,这就令人错愕。一来,学术期刊或伪学术期刊界本已泥沙俱下,与“学术”扯不上半点关系,大家不过都是花钱镀镀金、混混饭罢了,早就劣币驱逐良币,如今“抓点不抓面”,只拿一家开刀,这算杀鸡儆猴还是挑“软柿子”捏?二来,学术期刊早就朝不保夕,整体素养大家都有数。譬如不少国内高校现行的职称晋升体制,甚至只承认在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SCI、EI、ISTP检索到的论文。这个时候,不从面上的制度入手,“头痛医头”显然难以治本。

一句话,低劣论文泛滥,还真未必是无良学术刊物带坏的。而在学术论文的产业链上,刊物的角色,不过是顺水推舟。只是,“水”从哪里来?

论文产业不是慈善行业,没人自愿掏钱搞形式主义。逼着大家在论文上弄虚作假又能轻易得逞的,往往是各色学术评价机制。职称也好、晋级也罢,乃至高校毕业,屁大点的事都要“论文等身”。结果呢?有数据显示:2000年至2009年,我国发表在SCI(科学引文索引)期刊的论文中,有24.2%“零被引”;而这些年,SCI收录中国论文的数量增加了5万倍,占世界份额的10.4%,位居世界第二。

这里其实是两个层面:一是论文崇拜,折射出某种 “科研不自信”。越是害怕不学无术,就越是创设出僵化的考评机制逼人不学无术。说到底,是教条主义在作祟。二是程序缺漏,学术评价沦为“排排坐分果果”。如果真能以论文为取向,严格规范与监督,完善审查与答辩程序,也不至于衍生出论文产业。但偏偏学术评价叶公好龙,睁只眼闭只眼,便放纵了论文产业的繁衍。

在以创新与创意为主导的现代社会,论文产业绝不只是一个学术问题。真要抡起板子清理门户,无良期刊等掮客固然要“打屁股”,逼人造假、放任不管的机制也应被清理重置。

(责编:邹雅婷)

分享到:

论文,期刊经营,GDP,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地下捐精调查:每次捐精都要分“蛇头”千元

于正再晒小龙女新剧照 网友:难道是白素贞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张家口50万亩防护林老化 风沙或威胁京津

上官婉儿墓考古再透细节 三大谜团逼近历史真相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招商|县域|环保|创投|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