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南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小文:博物馆经营要摆脱“施教思维”

2013年09月25日07:04|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字号:

    如果博物馆一味把自己视为教育者而非服务者,面孔难免呆板,眼光惯于俯视,态度一贯冷漠,这样只能拒人于千里之外。

  前些日子,一位到沈阳采访全运会的记者告诉笔者,全运会期间,辽宁省博物馆展出了众多难得一见的文物精品,并请省内多所高校的老师到馆,以志愿者的身份向观众进行义务讲解。可惜的是,馆内观者寥寥,冷清的现场让人心痛。

  国外也有冷清的博物馆。作家赵玫在参观美国作家福克纳故居时,也曾整整一个上午“在空无一人的福克纳的树林、草场和花园里散步”。但那是一个多么小的博物馆呵,位于孟菲斯边上的奥克斯佛小镇,隶属于密西西比大学的南方文化中心,讲述的仅仅是福克纳一个人的故事。而我们的辽宁省博物馆,是新中国第一座博物馆,现位于繁华的沈阳市政府广场东侧,馆藏品总量达11.5万件,其中尤以晋唐宋元书画精品、宋元明清缂丝刺绣、红山文化玉器、商周时期窖藏青铜器等最具特色和影响。其中,唐代张旭的草书《古诗四帖》、宋徽宗的《草书千字文》和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南唐董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等均为稀世珍品。这样的博物馆,精心布展后的结果,何以“无人喝彩”,甚至无人关注?

  我们不能单纯地指责博物馆方面“不重视宣传”。打开辽宁省博物馆的网页,我们可以看到比较详尽的介绍,但问题是,那些没有走进博物馆想法的人,有谁会打开博物馆的网页?指责观众“没文化”吗?当然也不对。我们“普九”教育若干年,高校扩招若干年,再指责大众没文化根本说不通。

  但是,现实是博物馆的冷清就摆在那里。

  笔者的一位长辈,至今把看电视称作“受教育”,当然,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她也受到了张悟本之流的众多负面教育。可知,把教育视为传媒的唯一功能,是一件大可怀疑的事情。博物馆也可称为大众传播媒介,其教育功能一直以来最受人重视,这当然无可非议。但是,一味把自己视为教育者而非服务者,面孔难免呆板,眼光惯于俯视,口气始终生硬,态度一贯冷漠,这样下去只能拒人于千里之外。更可怕的是,在“施教思维”的长期束缚下,稍作探索便会招致各种各样的质疑和责难。几年前,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某奢侈品牌展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讨伐之声不绝于耳,类似的展览至今不再重见。与国内博物馆一派端庄却少人问津不同,欧美、日本的不少博物馆,在藏品丰富、意境华美的同时,潮流产品汇集,娱乐休闲俱全,成为追求生活品质的民众日常休闲的场所,其受欢迎的程度,甚至超过一些大型购物中心。表面看来,这只是经营方式的不同,实际上,却是两种博物馆理念(或者说传播理念)的各自呈现。如果从效果上判断,两种思维的高下显而易见。

  目前海外一些实体书店,也在走这样的路子。享受美好生活,已经成为众多文化场馆的宗旨。什么时候,我们的博物馆也能让人流连忘返?(小文)

(责编:张婷)

分享到:

博物馆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那5年 见证农民工子女的城市梦

王毅在美国的讲话可供台湾换位思考一下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甘肃省委书记反对西方普世价值观等反动思潮

上官婉儿墓考古再透细节 三大谜团逼近历史真相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招商|县域|环保|创投|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