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南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兵临:房姐受审房产疑问仍在

2013年09月25日10:57|来源:京华时报|字号:

  备受关注的“房姐”龚爱爱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案,昨日在陕西靖边县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但是,庭审控辩并未涉及“房姐”的诸多房产问题,引发舆论诸多非议。

  从一开始,“房姐”案进入公众视野就是因为其超乎想象的房产。这些巨额的财产来源是否合法,与其银行副行长、人大代表的身份是否相关,其间有无挪用公款、贪污贿赂渎职等犯罪行为,这些才构成了整个事件引发公众关注的焦点。人们普遍期待着“房姐”受审能够解开上述谜底,司法能够占据事实和真相的最后制高点。但与此前“表哥”杨达才的审判不提及手表一样,“房姐”众多房产的来源等问题,庭审也未涉及,这难免让公共舆论大失所望。

  从法院的职责看,对“房姐”的审判范围,会受制于检察机关的公诉内容,法院无权主动介入犯罪调查。而该案一开始,就被警方以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印章罪进行立案,无论是从管辖部门还是立案罪名看,都是当作普通的公民犯罪案件对待,而排除了以职务犯罪案件为追查方向的可能。公众担心的恰恰是,这种“避重就轻”的司法惩治,会不会放掉该案中最为关键的犯罪。迄今为止,该案的司法追查并未如人们当初所料想的,随着调查深入“房姐”可能会涉嫌多种罪名;相反,对于房产来源是否合法等关键问题,公诉方却绝口不谈。由此我们不难判断,该案即便以有罪的方式宣判,也难以平息舆论的质疑。

  或许对于“房姐”而言,盯住其房产来源是“有罪推定”的思维,但这恰是公共舆论监督的价值所在。因为“房姐”的身份特殊,刑事执法机关不能简单将其当做“非国家公职人员”处理。尤其对“房姐”财产来源进行调查,既是随后处置其房产的必要前提,也是回应舆论或证明被告人无辜的需要。遗憾的是,我们并未看到任何相关调查的信息,一种表面上看似严密的司法程序,却置广大民众的质疑与被告人的“清白”于不顾,不能不令人疑窦丛生。

  法治社会,司法的第一要务在于还原真相,以法律认定的证据重构案件的事实,以消除公众的怀疑与猜忌。从这个角度看,即便舆论“误会”了“房姐”,也需要经过法律调查的正当程序,以合乎逻辑的方式排除种种质疑。否则,司法的正义便容易出现折扣。(兵临)

(责编:张婷)

分享到:

房姐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农民工子女的城市梦:让小伙伴们都有个阔气家

王毅在美国的讲话可供台湾换位思考一下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甘肃省委书记反对西方普世价值观等反动思潮

上官婉儿墓考古再透细节 三大谜团逼近历史真相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招商|县域|环保|创投|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