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南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9月25日13:25|来源:东方网|字号:
北京大学在多个食堂贴出告示,“主食每个品种限购三个,请自觉遵守”。餐饮中心工作人员称,限购令是主要针对教职工家属因便宜抢购主食,来保障学生权益。但它却招来两方部分人士的不满:教职工家属不理解、不听劝;有令难行,让多位学生发帖质疑其诚意。(9月25日《新京报》)
公共治理中,对于限购,我们并不陌生。交通拥堵了,限购;房价过高了,限购;奶粉被抢购了,限购。而诸多限购政策,也往往因其行政色彩过浓,逻辑线性单一,备受舆论诟病。“限购”本身的不自洽性,加之执行过程中的跑冒滴漏,难免让其进退失据,意义寥寥。
北大食堂限购令,自然也难逃“限购陷阱”。早在2012年12月,北大《关于各食堂主食面点限购的通知》就已经发布,但现在职工家属“抢购”依然。一方面,远低于市场价的面点,具有“价格优势”,而教授(家属)也是理性经济人,“价格洼地”自然引起需求效应;另一方面,当规则严肃化遭遇“执法”人情化,禁止性规定难免化作绕指柔——“老太太大老远跑来,求着你多卖个馒头,我能有什么办法?”何况,人情与规则的纠结之外,更有暗度陈仓的伎俩:很多人持有几张卡,买完之后排队再买。
职工家属对限购令态度强硬,颇有点“耍无赖”的感觉。一来,高校食堂饭菜低廉,其实是国家对学生的专项补贴,惠及群体只限于学生,这在2008年出台的《关于落实高校学生食堂补贴措施的通知》有明确规定;二来,食堂作为市场主体,也要盈利。2毛钱一个的馒头,其实已远低于制作成本,扣除各项费用,食堂在面点业务上其实是亏本的;即便有财政补贴,预算口径也只限于学生,教职工一“掺和”,补贴恐怕入不敷出,无疑伤害了企业利益。
也就是说,食堂限购令,看起来铿锵有力,但如果既避免不了“人情执法”,也产生不了“处罚风险”(现有罚则只针对食堂职工),就只能沦为“墙上月亮”,不具威慑力;更何况,同样是“北大人”,学校又怎么忍心对职工家属硬桥硬马,不留情面?
事实上,任何一所大学食堂,不论是学生,还是职工(家属),都有利益共享的权利。甚至,如果容量允许,农民工过也可以过来“蹭饭”。但这其中,是否还有一个价值次序的问题?学校的重心是学生,学校食堂自然也要优先服务学生,学生先吃饱,然后再轮到职工家属,这应该是起码常识。但如果职工家属不自觉,食堂不扩容,那就只能限购了。限购,虽然失之简单粗陋,但的确是无奈之举。
眼下,既然有令难行,北大也不妨学学“隔壁”清华的做法,将食堂餐卡分为学生餐卡、教师餐及临时餐卡,并将学生食堂和教工食堂专门化,楚河汉界,泾渭分明,学生或可免于”口腹之苦”。
(责编:张婷)
馒头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