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南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9月25日15:17|来源:中评社|字号:
海外网9月25日电 据中评社台北9月25日消息称,甫开议的“立法院”为了王金平院长的关说风暴,天天演出“道歉秀”,虽然政治斗争更容易吸引电视台的摄影镜头,虽然马英九坚持打击司法关说,维护民主政治基石,或者王金平未来如何继续执行“立法院长”职权,都是影响深远的宪政课题,但不论是哪一派的政治人物获得最终政治胜利,都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中华民国”政府的财政状况,已经面临再无退路的财政悬崖。
台湾工商时报今天社论说,马英九上任至今进入第6年,他在两岸和平发展的进程上,取得了历史性的成绩,同时并维持与美国、日本等传统邦谊国的互信,在敏感的国际政治战略角力的夹缝中,为台湾取得了多赢的胜局。马英九坚持清廉从政,即使赌上自己的政治生命,也要处里涉及司法关说的王金平院长。但是,拿掉两岸、外交与政治道德的表现,回归与人民生活相关的经济活动,马英九与他的行政团队展现的成绩,只能用乏善可陈描述,特别是政府财政急速恶化,已经走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悬崖边缘,但马英九对此似乎并不在意,也毫无对策。
马英九曾经任命四任“行政院长”,从刘兆玄、吴敦义、陈冲到江宜桦,前面两位让“中央政府”公债暴增了1兆3千亿元。马英九第2任未满两年,虽然经济景气没有重大波动,政府财政恶化的速度,却已经如脱缰野马,频频出现失控警讯。
日前“行政院”提报“立法院”的2014年“中央政府”总预算案,出现“编不出来”的窘境,支出面被固定的费用所挤满,税入面却不断下滑。实际上的收支短差高达3千亿元,逼得“财政部”想出用“国发基金”出售800亿元绩优股,卖给政府四大基金,公然使出左手卖给右手的作帐手法,挤出帐面盈余来缴库。“中华民国”政府财政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已经到了众人皆知、再也遮掩不住的地步。
9月初“财政部”例行公布每月税收进度,“财政部”统计处副处长许瑞琳根据税收状况,表示“今年税收预估,将比预算数短收801亿元”,短收的金额仅次于2009年的2,500亿元、2003年的1,200亿元,而且较去年的短征金额暴增了近三倍。今年的营利事业所得税短收了两百多亿元,证券交易所得税编列964亿元,但是到8月底才收到462亿元,还不到预算目标的一半。另外,关税、遗赠税等都不如预期,只有土增税一枝独秀。
许瑞琳用“今年还不算最坏”来安慰惊吓不已的社会大众,实际上,从马英九2008年上任后,税收短征的现象就成了常态。2009年因为金融海啸,创下短征2,500亿元的历史纪录,当时以全球景气衰退为理由来解释,其后“财政部”以保守的估算编列预算,仍然持续出现短征的局面。2010年短收506亿元,去年短收258亿元,今年扩大到800亿元,过去极为罕见的短收现象,在马英九任内成了稀松平常的状况。
财政短收必然伴随着举债暴增。陈水扁“总统”八年任内,“中央政府”举债增加了1.4兆元,马英九第一任四年就增加了1.3兆元,如今年年濒临举债法定上限,成了“立法院”发生政治冲突的最佳引爆点。“中央政府”举债暴增的趋势还在恶化,今年年初至7月底,“中央政府”公债发行余额又增加了1,700亿元,财政恶化的速度几近失控。
审议103年“中央政府”总预算是本会期“立法院”的重要任务,“立法院”财政委员会的国民党籍召委卢秀燕与民进党籍召委薛凌,都已各自提出改善财政收支的药方。我们期待朝野“立法委员”,在“国会”以客观专业的角度来积极面对财政恶化的课题,就2014年的预算,提出具体可行的开源节流方案,设法将这列失速的火车减速,避免奔向灾难性的悬崖。
社论说,我们更要大声呼吁,财政恶化的问题,不能只从现有的财政面来解决。马英九、江院长与相关部会首长应该了解,财政恶化是台湾整体经济结构恶化的病征,我们的经济结构虽然不断在转型,但是政府的财政并没有跟上脚步。有些新兴产业如旅游业,大陆观光客人数虽然大增,政府能够新增的税收却很有限,原因就是我们的主管单位放任业界低价竞争,且利润都被大陆与香港旅行业者瓜分殆尽。马英九费尽全力打通了两岸交流,最后的利益却没有进到我们政府与人民的口袋,民众没有分享好处,对“国家”财政也没有贡献。
马英九本自身并不是财经专家,但是他必须从“国家”领导人的高度,汇集官员与民间力量,针对财政恶化的问题提出全面的解决方案。健康的财政是“国家”永续发展的基石,更是人民福祉的根本所系。一个仰赖举债度日、步步走向破产边缘的政府,就算有清廉的政治、和平的两岸,也只是如同建立在沙地上的阁楼,随时可能崩塌。
(责编:牛宁)
马英九,财政部,台湾工商,悬崖,台湾版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