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南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新京报: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建透明政府

2013年09月26日02:39|来源:新京报|字号:

    透明,日益成为民众考量政府的重要指标。新闻发言人,本该是政府部门和外界沟通的透明窗口,不能成为静默的“墙”。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让政府政策透明,让权力运行透明,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信得过”;会议还专门提出要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

  透明,日益成为民众考量政府的重要指标。无论是一项政令的发布,还是一起重大事故的发生,民众都希望第一时间知道政府在做什么、在想什么。要达成政府和民众之间的良性沟通,发挥好新闻发言人的作用,是已被中外实践所验证的有效途径。但正如李克强所要求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仍有待完善。

  距2003年全国第一批政府新闻发言人培训,已过去整整十年。这十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多数政府部门,都逐步设立了新闻发言人,但遗憾的是,很多发言人并未起到应有作用。曾有媒体统计,在第一批接受培训的100余位新闻发言人中,有19位从不发言。

  新闻发言人,本该是政府部门和外界沟通的透明窗口,可在有些部门却成了徒具表象的一堵墙。一些部门新闻发言人“静默”情形仍很普遍,不要说高频次的发布很难做到,甚至就连基本的“例行公事”也很难保证。尤其让人不解的是,一些部门的“新闻发言人”甚至成了推挡、封锁信息的借口、“隔离墙”。

  改变这种状况,显然需要更完善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现在不同的地方、不同部门之间的制度差距很大,有的已经实现定时定点发布,有的则常年不见动静;有的公布了发言人的姓名和办公电话,有的连姓甚名谁都不知道。所以,有必要在全国层面,出台相对统一的制度要求。

  比如,对新闻发言人的发言频次,做出原则性规定。今年两会期间,央视主持人白岩松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曾提交提案,建议政府部门应每月定期举办新闻发布会。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要加强新闻发布,对社会密切关注的宏观经济、民生等重要信息增加发布频次。一个月一次的新闻发言,应该成为基本要求。

  再如,对哪些情形下,政府新闻发言人必须发声,做出更具体规定。有一些地方探索,值得借鉴。比如2012年广东佛山发布《佛山市政府新闻发布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发生突发公共事件,以及有可能发生的影响公众生活的事件,原则上应在启动事件处置预案120分钟内发布已掌握的事件时间、地点、基本事实及现状等基本信息”。在新媒体时代,2小时内回应社会关切,这样的要求并不算高。

  此外,对新闻发言人的权责,也要有更明晰的界定。原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因“7·23”动车事故不当言辞招致不满后下课,被视为标志性事件。这一事件之后,政府新闻发言人变得更为“谨慎”。而要想让新闻发言人“想说、敢说”,显然离不开一个细致合理的规定。

  一个高效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对于“透明政府”的意义毋庸置疑。首批新闻发言人培训的十年之后,是到了一个回首总结、继往开来的关键年份,全面完善发言人制度,也是建设“透明政府、回应政府、公信政府”的一块基石。

(责编:张婷)

分享到:

新闻,发言人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农民工子女的城市梦:让小伙伴们都有个阔气家

王毅在美国的讲话可供台湾换位思考一下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甘肃省委书记反对西方普世价值观等反动思潮

上官婉儿墓考古再透细节 三大谜团逼近历史真相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招商|县域|环保|创投|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