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南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张伟:“特供”变“内参”是特权的“不死心”

2013年09月30日00:12|来源:红网|字号: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日,有听众反映,在黑河能见到“公安交警特供”酒、“海关特供”酒和“邮储银行”内参酒等产品。(9月28日中国广播网)

  “特供”作为一种“特权”的象征,历来为人们所诟病,今年3月,中央和国家机关使用“特供”、“专供”等标识物品的做法就已被明令禁止,然而,有些部门和商家还不“死心”,非要将“特供”改成“内参”来挑战群众智商,实在是让人失望之极。

  这种换汤不换药的作法,实质上是奢华之风在一些部门和地方的“死灰复燃”,其造成的危害不仅挑战了公众的底线,更对全国上下的作风建设带来极大的打击,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反面典型。

  而更可怕的是,这种名为“鹿原春”的“内参酒”是黑河市为了支持鹿源春酒业有限公司,要求黑河市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单位予以支持,要在它那订白酒,在这样的要求下,这些酒的身价自然就“不菲”了,海关的酒是240一箱,都是一乘六的。交警的是248,3000箱起步。

  这样的要求,这样的价格,实在让人寒心,他们喝的哪是酒,都是纳税人的钱啊,而这些钱,本应该有更好的用途,比如用来改善民生、用来帮助贫困群体等等,但都打着所谓“支持企业发展”的旗号,集体买酒去了。

  真是不把豆包当干粮,不管酒最后都进了谁的肚子,“内参”酒的出现,都暴露出了当地财政支出的“漏洞”和“混乱”,暴露出了一些地方发展理念的偏差,导致官商不分、行政命令与实际情况相悖等多种情况,值得有关部门去反思,也期望他们能够及时改正。

  而更为重要的是,“内参酒”暴露出了某些单位和人员内心中的“特权”思想还没死,这些特权思想,就是“特供酒”更名的原动力,只要这些动力还存在,类似“特供”、“内参”之类的酒也就不会消失,就算变了名字,也只是“新瓶装旧酒”,特权的理念没有消除,他们完全可以换个新名字再上市,到时候或许又有许多人如苍蝇般叮上去了。

  所以,当务之急应该是加大作风建设力度,彻底破除特权思想,让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带头践行反“四风”的行动,加大宣传教育、严肃问题处理,真正让作风建设落到实处,真正让党员干部和各行各业回归简朴、回归真实。

(责编:张婷)

分享到:

特供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遗产税将落地”引热议 3千万财产纳税超千万

惊曝!台“立法院 ”总机或遭监听(图)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9月29日正式挂牌

上官婉儿墓考古再透细节 三大谜团逼近历史真相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招商|县域|环保|创投|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