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2013年10月17日07:24|来源:海外网|字号:
中国政府信息工作进入了快车道。继9月18日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会研究部署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之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于本月15日对外发布。16日,政府新闻发布工作会议又召开。而早在11日,国务院官方网站的微博、微信正式开通。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诉求、参与热情、监督意识都在不断提高。新一届国务院上任以来,行政审批、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等领域的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李克强明确要求,注意把人民群众的期盼融入政府决策和工作之中。依法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是人民政府密切联繫人民群众、转变政风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和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使政府经济社会政策透明、权力运行透明,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信得过、能监督,也有利于稳定政策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政府信息公开更加重视相关制度和平台建设,更加敢于和善于运用现代化手段来推进公开。譬如微博和微信是当下应用最广泛、最活跃的新媒体,覆盖面广,容易传播,不仅便于公众获知信息,更是便捷交流互动的重要载体。国务院官方网站接纳这些媒体,通过微博和微信来加强信息公开,将极大增强中央政策信息有效落地,拉近中南海和老百姓的距离,同时也提升了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树立了政府开明、开放的形象。
而国新办近日公布的《意见》中,在制度建设方面再发力。对许多制度提出了具体的量化要求和约束标准。如相关部门原则上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次新闻发布会;地方政府和部门负责人应主动到政府网站接受在线访谈;清理整合有关电话资源,确保热线电话有人接、能及时答覆公众询问;规范信息发布程序及公众提问处理答覆程序,确保政务微博、微信安全可靠等等。国务院还明确提出,建立专家解读机制,让公众更好地知晓、理解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改革举措,让群众“听得懂”、“信得过”。
这些举措,将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机制化保障,推进依法行政和问责监督,充分体现出新一届政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打造阳光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信心与决心。在良性互动中寻求“善治”,是当年许多现代政府所追求的目标。在联合国对于“善治”的界定中,参与、法治、透明、回应责任等都是基本构成要件。新一届国务院力推信息公开,发好官方声音,推进与民众的合作和对话,亦是寻求“善治”的重要一步。
(责编:牛宁)
善治,意见,微博,三公,政府信息公开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