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2013年10月21日07:33|来源:海外网|字号:
浙江台州市路桥区张某承包南山小学基建工程,向分管教育街道领导牟逢春“奉上”汽油卡、超市卡等,先后贿赂牟6万元。张某承包某中学食宿楼工期延误,恰逢钢筋涨价,张某向路桥区教育局长林小朝送上5万元求助。2012年4月,检察院调查包工头张某,随后牵扯出区教育局副局长徐道林、教育局党委委员徐一鸿、教育局基建办两任主任童永新、朱又财等7官员。
一个小包工头何以能牵扯出一个区教育系统上至局长,下至基建办负责人,乃至街道分管教育领导干部7名腐败官员?这是一个怎样的腐败窝案串案?这一切只是因路桥区内学校基建工程基本都是小包工头张某一人承包。在今天社会里,一个小包工头如果通过贿赂拿下一个县区教育局长,则意味可以包揽一个县区教育系统各项工程。局长只需为你打一句招呼或暗示一句,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这就是今天的官场。
局长打招呼,其下属单位没有谁不给面子,于是这一系统工程就尽收你的囊中。尽管如此,你对局长身边的副职不能不有所打点。今天多少副职都有分管领域,因此分管领域副职要有所打点。而下属部门负责人自然也要适当打点。这一切你就尽管放心,此后一切只是礼节性的问题了!或许正是如此原因,才让小包工头牵扯出如此之多官员。
如果你想行贿,无论你认识不认识这位局长,只要你舍得花钱,可能没有拿不下来的教育局长。今天官员接受贿赂比比皆是;遇到拒贿的可能性实在少之又少!因此,只要你是行贿,你绝对不必有“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顾虑,官员总会“见‘鸡’行事”的。
今天基层官员极为普遍的受贿心态是什么呢?他们都认为“大家都收,我为什么不收?不收反而不合群”。他们甚至认为,收受几万元、几十万元“大红包”有点担忧,“收个小礼、受个小贿”风险不大,即使暴露,违纪不犯法,处分也不会重。何讲暴露受处分的风险又极小呢?于是基层无不形成不成文惯例:逢年过节收受包工头等关系户表达谢意的礼金、礼卡、礼券是人情往来;相关工程验收合格后,给点红包是无可厚非的“行业规矩”。
官员普遍认为社会上一些能力、知识水平都不如自己的人快速致富,坐着高档轿车、出入高档酒店,花钱如流水,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只有微薄收入,一个月工资不够老板们一顿饭开销。对比之下内心严重失衡,认为利用权力捞点便宜无可厚非,不捞白不捞,有机会又何必不捞?
官员普遍认为手中握有一定权力,自然是有权不用过期失效。周围人、身边人个个都收受礼卡、礼金,大家都这么做,自己装什么清高,还是捞点好处比较实惠?何讲自己找人办事也要花钱,当今社会没有钱也是万万不能的。既然如此又何不利用权力谋私呢?再说用自己手中权力为人办事,拿点“小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所谓权钱交易、违纪违法拿不过是一种说法。
官员心中无不形成一种认识:上级官员也贪,下级官员也贪,省部级官员都贪,我又贪图什么清白呢?有的贪污多少亿,有的贪污多少千万,我只是小打小闹算什么呢?想不到一点一点积少成多,不知不觉地突破法律底线。他们想行贿人与自己关系比较铁,不会说出去。何讲“两个人做的事,只要双方都不说,就不会有人知道?”贪官都有一种侥幸心理。他们根本想不到,建立在相互利用基础上的攻守同盟毫无安全系数?多少官员一步步在金钱炮弹攻势面前失守,最终把自己送进铁窗!这样的“小算盘”很可怕,有多少官员最后不是败于自己的“小算盘”?
(注:本文转载自“风青杨--凤凰博客”,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责编:牛宁)
教育局长 包工头 教育系统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