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

新华网评:如何疏通政令不畅的“堰塞湖”?

2013年10月21日09:52|来源:新华网|字号:

  李克强总理10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半年多来国务院出台的促改革、调结构措施落实情况汇报,部署进一步抓好夯实经济稳中向好基础的相关工作。会议要求,加快实施政府职能转变,扭转政令不畅的“堰塞湖”现象,克服拖延应付和打折扣、搞变通的行为。

  自然界的“堰塞湖”,如果不及时疏浚、科学泄流,就有可能危及下游安全。同样道理,扭转政令不畅的“堰塞湖”,切实保证政令畅通,对政府工作至关重要。政令畅通则效能高,政令不通,则效能低。

  政令不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由于个人利益或部门利益在作祟,对上级政策精神搞“选择性”执行,有所“为”有所“不为”,利于自己的就大肆宣传执行,不利于自己的就千方百计阻扰落实。欺骗上级,隐瞒下级,导致政令上的不畅通。

  导致政令不畅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一些地方对上级精神理解得不深不透或以偏概全,各吹各的号各走各的调。对于上级的精神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往往是一知半解,理解上也是只言片语,没有系统认真地去疏理和研究,执行起来标准不统一,各部门之间不协调,各自为战,使得政策法规在执行中走了样、变了味。

  扭转政令不畅的“堰塞湖”现象,最根本一点就是要加快实施政府职能转变。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不要大包大揽,该市场运作的事,该企业自主的事,该社会组织负责的事,政府不要去插手、干预,实现全能政府向有限责任政府的转变。科学界定和规范政府各部门职能,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让市场作用得到更好发挥,让政府管理更加到位,努力营造各类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扭转政令不畅的“堰塞湖”现象,还必须发挥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提升执行力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执行系统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配套机制,用激励、监督、考核、评价制度为执行力保驾护航。执行不是“干了就完了”,还应达到方方面面圆满,要让执行不留“后遗症”,就必须对执行主体的执行行为以及执行结果进行全面、科学、规范、常态的监督考核和分析评价。针对政策措施落实中的薄弱环节,加快完善和细化配套措施,进一步严肃党纪、政纪,确保政策措施尽快“落地”。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堰塞湖,政令,选择性,政府职能转变,泄流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热图>

最新热点>

河北锯腿男子怕自己事降温:降温意味着等死

保安见女住户昏倒后亲嘴揉胸 称人工呼吸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宁夏灭门案犯罪嫌疑人现场指认

崂山逃票地图太坑人 走野路三大学生跳崖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