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

李中信:提升司法公信力须用好新媒体

2013年10月22日04:59|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字号:

  10月17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法治讲座在“新浪公开课”正式上线,该院知识产权审判庭的法官用实际案例、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微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这次网络讲座获得了网友广泛好评。

  最近一段时间,从王书金案到大兴摔童案,再从丁书苗案到“房姐”案……一系列公众关注的法律案件中,我们都看到了微博直播的身影。微博直播,让我们看到了法院在新媒体时代与公众沟通中作出了新努力,中国的法院系统正在用更成熟的心态面对公众,用更灵活的方式开展法制教育,用更亲民的手段发出自己的声音,用更开放的姿态提升司法公信力。

  近年来,在一些个案的司法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司法不公的情况。但是,司法机关在审判活动中与公众沟通不力,也是造成司法结果与民众感性认知之间存在偏差的重要原因。而这种偏差通过网络传播,还会得到进一步放大。

  在媒体发达的时代,公众关注审判是大势所趋。司法机关唯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消除公众误解,才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必由之路。在此大背景下,各地法院纷纷开通官方微博,对审判活动进行微博直播,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当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法院的审判活动也应该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法官要做到既不迎合掌声,也不惧怕嘘声,在回应社会关切的同时,展现出司法公正的姿态,对于庭审信息依法该公开的必须及时公开,而对于涉及当事人隐私等依法不予公开的信息则坚决不能公开。

  在社会转型期,每一个判例都是解决同类社会问题的样本。近年来的司法实践表明,主动的法治宣传与舆论引导,有助于法院审判工作的开展与司法公信力的提升。这对公众来说,也是一次思考社会问题的过程。因此,利用新媒体进行释法工作,或者通过网络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就成为了民众了解法律、了解真相的重要新途径。同时,这也是法院提升司法公信力、塑造司法权威的好办法。

  法律要想得到公众的敬畏,必须先让公众信服。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当下,司法权威的塑造更加需要司法过程的公开和透明。因此,用更开放的姿态、更灵活的方式让司法走近公众,就成为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必由之路。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司法公信力,新媒体,司法权威,司法过程,司法公正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热图>

最新热点>

朝鲜画家的北京宣传画:中国人着革命军装K歌

被榨光百万又遭劈腿男子怒杀女友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佛山男子疑遭被追债爬高压铁塔上演"雷人秀"

崂山逃票地图太坑人 走野路三大学生跳崖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