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2013年10月21日21:49|来源:海外网|字号:
北京拟在2016年高考中“压缩”英语的做法,具有风向标意义,对中国的“全民英语潮”或许可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英语”代表着“高端大气上档次”。恢复高考以来,尤其是进入到21世纪,英语在中国社会被过份推崇的虚热,有目共睹。多少年来,英语从娃娃抓起,补习班成了青春不堪的记忆,“学好英语,一俊遮百丑”压倒“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成为时代的信仰。
在这种功利性学习英语的狂热背后,是“中式英语”、“哑巴英语”的大行其道,是青少年对英语这种“优美语言与文化”的兴趣扼杀。与其说孩子们厌恶英语,倒不如说是厌恶英语考试,厌恶那种人生重要关口“命运悬于一线”的不可控制感。
北京“压缩”英语之举,有人上升到文化自信的高度解读,过于大而化之,也容易制造褒谁贬谁、孰优孰劣这样无意义的口水战;接地气一些去看待,此举不过是要恢复中国人在英语学习这件事上的理性,减少学生背负的压力,提倡自主学习、兴趣第一。相信还会有更加人性化的改革措施,比如一年多考、视为基本素质选项作参考等,在以后一步步推出。
而“分数降还是不降,英语依然在那里”。你可以轻松上阵,不再被英语牵着鼻子走,而是凭着自身兴趣跟着英语走。不可否认,英语是通往西方文化世界的一把钥匙,拥有它你可以看到更多元、更美丽的风景。
(责编:牛宁)
英语,英语热,英语考试,英语学习,压缩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