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

王庆峰:打砸食堂呈现的校园话语格局

2013年10月29日00:59|来源:重庆时报|字号:

10月24日,因不满校园管理及食堂高菜价,河北廊坊市东方大学城内的廊坊市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的数百名学生,在学校以掀翻食堂桌椅等形式表达不满。目前,事态已经平息,学校已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物价监管委员会,全程监管物价。(10月28日《新京报》)

对此打砸事件,不必上纲上线。不过是再度暴露出校方学生沟通不畅、学生话语权力较弱的普遍格局。象牙塔里聚集的青年人,诉求多元化、行为较激烈,是很正常的校园状态。在这个基础上,应考虑为什么一种理性对话的可能性,没有在打砸事件前呈现出来?按道理讲,校园里的管理体制中,应不缺乏为学生权益代言的组织、结构;校方学生管理工作中,应有直接与学生对接的行政程序。

反观学生的原始诉求,倒也并没有不合情理之处:比如说食堂独家垄断、随意定价,还不许学生从外面订饭;供应热水系统改为刷卡消费;学校封闭管理等。假如这些具有合理性,学校作此决策时,有没有向学生征求意见,有没有公示信息呢?假如有这些流程,学生诉求得到反馈、重视之后,事件又怎会发展到必须以暴力方式解决呢?

事件的发展流程,很能代表校园里的话语格局。有人曾指出,象牙塔里也存在着“两个舆论场”的分野:一个是校方舆论场,一个是学生舆论场。当中间的权益代表组织形同虚设,学生意见没办法及时反馈给管理者,或者管理者干脆对学生意见装腔作势、视而不见之时,双方就很有可能产生误解,矛盾就会激化到暴力的临界点。

因此,沟通不畅的诉求机制、话语格局,才是打砸食堂的本质。这反映了长期以来学生的权利困局——教育者并未充分尊重学生意见、重视人性本身,以强硬的行政指令,代替了诉求表达机制,出了事只会打压、处罚。因此,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物价监管委员会,正是将学生的话语权力物归原主,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校园民生建设。

 

(责编:邹雅婷)

分享到:

话语权力,打砸校园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河北女村官称遭官员性骚扰 出示微信记录为证

娱乐炫图>

点击排行>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中国人在韩国免税店消费额首超韩国人

南航贵州“招乘” 90后帅哥美女应聘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