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2013年10月31日08:15|来源:新京报|字号:
【改革路径】
以行政体制改革为突破口
在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大约一年时间里,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在中国政坛吹起一股股新风——实施“八项规定”,扫除党内“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强力惩治腐败行为等。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说:“这些都属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范畴,其已取得的进展和成效令人印象深刻。可以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已经就政治体制改革所必须具有的信心、决心和勇气、智慧发出了清晰的信号。”
上述受访分析人士预料,在政治体制改革领域,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会对执行力建设、权力制约监督、民主法治进步、简政放权减少干预、打破利益固化藩篱、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拓宽民众利益诉求渠道等诸多方面作出重要部署。
综合受访分析人士的观点,今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路径很可能是: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为突破口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以政府职能转变为突破口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推进整个政治体制改革,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则是整个政治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并以党内民主的发展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
严书翰预料说,中共将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方面采取新的举措。
【改革思路】
遵循“积极稳妥推进”基调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将继续遵循“积极稳妥推进”的基调,以最大程度降低改革的成本和风险,避免任何不稳定性所带来的损失甚至破坏,因为“稳定”对于中国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环境。
10月7日,习近平在演讲中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表示,“根本性问题”包括政治体制改革,“颠覆性错误”包括走封闭僵化的老路、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可以判断,“今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将坚守底线思维,既不断向前推进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中共一直在认真吸取苏共亡党亡国的深刻历史教训。其中重要一条是,苏共最高领导层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具体体制混为一谈,先是认为其全部已臻完善、拒绝任何改革,最后又将具体制度、具体体制方面存在的缺陷弊端等同于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缺陷弊端,全部推倒重来,意识形态多元,放弃苏共领导地位,最终引发全局性的大混乱、大动荡,导致苏共解散、苏联解体。
显然,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其目标不是削弱或放弃中共的领导地位,而是为了改善领导水平和增强执政能力,以实现长期执政并完成一个又一个执政使命。据新华社电
![]() |
(责编:牛宁)
政治体制改革 1986年 政治方向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