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2013年11月11日09:03|来源:海外网|字号:
去年淘宝、天猫“双11”当天的销售额达到191亿,今年“双11”参与的电商更多,业内预计总销售额有望突破300亿元。但去年的桩桩件件实例也足以证明,很多网友实际上是多花了钱的。这都源于电商乱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领券容易用券难;先涨价再打折;换下新款,倾销旧款;假名牌当真品卖;预付定金猫腻多。
笔者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两种现象:“双11”商家广告铺天盖地;而较为冷落的则是监管新闻很少。只搜索到了有一条涉及监管的新闻,就是北京市发改委召集京东商城、国美在线、亚马逊、当当网及聚美优品5家电商巨头座谈,提醒他们在促销期间禁止出现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不良经营行为。
去年双“11”的时候,武汉消费者王先生看中一款电视,当时的价格4499元,没想到当他下单付款时却发现价格变成了4999元。”除了价格变化随意,消费者还发现多家电商在那次促销中,有的商品只便宜了1元。
商品促销便宜了1元钱,这就是电商在玩游戏。可仔细想想1元钱还毕竟是便宜了,虽然少的让人嗤之以鼻,但总比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家伙强吧。你看看好好的一个“双11”,就被一部分商家给搞得乌烟瘴气:明降实升、价格虚高、偷换概念、噱头漫天,在金钱面前面对金钱诱惑,一些商家上演着生旦净末丑。
玩弄手腕真的就高明吗?不见得!能够骗得一次,能够骗得两次,还能骗得第三次。任谁的花招再多,脑袋瓜子再聪明,最后也只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落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下场。
诚信经营、童受无欺,曾经深深地烙在许多商人的心头,他们也因此取得了丰硕的果实和灿烂的人生。但是不知从何时起,这种经商的美德就如滔滔江水一样“东逝去”了,没有留下一点让人留恋的痕迹。为了获取最大的利益,一些商家置法律法规于不顾,置起码经商道义于不顾,想尽一切办法忽悠消费者,只要能将消费者口袋里的钱忽悠到手就是成功,就是收获,不再顾及名声,不再顾及今后事业的发展。
电商在绞尽脑汁推出让人“雾里看花”的新花样的时候,总喜欢用“最终解释权归本店所有”的句子,这实际上就是“假促销、真蒙钱”的把戏。
今年的双“11”之前,有一条很热的新闻: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数以亿计准备投身网购热潮的网友中,女性占71%。有的网友开玩笑的说“请假回家看着媳妇防止败家”。这看似调侃的新闻背后,反映出的则是电商的宽广市场,更说明加大对这个市场的监管十分重要。
去年的双“11”乱象依然萦绕在我们的脑海里,今年的双“11”又来了。我们的有关部门都要问自己一句:我们的监管做到位 了吗,我们的消费者诉求渠道畅通了吗?“双11”别让电商成了“赵本山”,消费者成了“范伟”,别让电商再接着忽悠了……
(责编:牛宁)
双11 电商 购物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