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2013年11月14日08:53|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空利剑-舰载机,武器系统和护航舰艇
舰载机、武器系统和护航舰艇的选择与航母的假象作战使命以及战术应用密切相关。考虑到中国海军处于转型时期,海空潜单科和协同作战战术技术正在完善之中,航母的作战使命和战术应用以循序渐进为宜,可从防空为主向空地兼顾过渡。舰载机、武器系统和护航舰艇也将相应选择。
★舰载战斗机
舰载战斗机应具有优良的短距起飞性能、航程大、留空时间长、载弹量大、探测距离远、维修容易、可靠性高。机体和设备必须耐海水和盐雾腐蚀。一般应具有加强的起落架以适应大角度高下沉率著舰,和折叠式机翼以节约停机体积,还应带有著陆钩以强制缩短著陆距离。陆基飞机上舰需经过上述改装。中国在近期内不可能为航母专门研制攻击机(强-5太陈旧,性能也较低,不值得改装上舰),所以中国航母的战斗机必须兼有对地攻击能力。
世界上可供上舰的战斗机不多,可供中国选择的更少。西方战斗机技术成熟,性能先进,但由于政治上或价格上的原因,中国不会问津。俄罗斯的苏-27和米格-29已成功上舰,但后者与中国现行装备体系不符。国产的和组装的战斗机中,歼-7Ⅲ和歼-8Ⅱ基本技术陈旧,不值得进一步改装上舰。FC-1要先进多了,但仍显单簿,载弹和性能不足以与强大优势之敌对抗。FC-1在中国装备体系中的不定地位,也为其担当中国航母舰载战斗机的重任蒙上一层阴影。剩下的两个将是21世纪中国空军之花:歼-10和苏-27(中国代号为歼-11)。
歼-10是中国正在研制的新一代高性能战斗机。关于歼-10的雷达和武器系统,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最可能的有几种:以色列的Elta2032雷达带 Rafael的正在研制的主动雷达制导中程空空导弹,俄罗斯的PhazotronZhuk(甲虫)或更新更强的Zhemchoug(珍珠)雷达和 VympelR-27半主动或R-77主动雷达制导中程空空导弹,及国产JL-10雷达和PL-11半主动雷达制导中程空空导弹。以色列的系统原为"狮" 所研制,集西方技术和以色列的实战经验之大成,系统小巧,可靠性好,空地性能兼顾,自带一体化的电子战能力。但远程性能不足,交货和备件供应易受国际政治影响。以色列空军已决定用这一系统替换F-16C/D上的APG-68雷达。俄罗斯系统的工艺和制作可能粗糙一点,但整体功能强,尤其是远程性能,抗干扰性和多目标交战性能出色。与空空性能相比,空地性能稍差,可靠性也可能有点问题。
随著中国引进苏-27战斗机和R-27空空导弹,中国已有此类系统的使用经验。外界对JL-10雷达所知甚少,只知道是脉冲多普勒雷达,具有下视下射能力,探测距离约50-60公里。LY-60(地空型的PL-11)的模型在这此珠海航展中展出,但无具体技术数据,只知道它是基于意大利由美国"麻雀"改进而来的Aspide半主动雷达制导中程空空导弹。考虑到国内技术现状,国产新系统在技术水平上可能尚不及以色列和俄罗斯的系统成熟,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不受制于人倒不失为一大优越性。权衡利弊,最终系统可能是三者的某种组合,甚至可达成某种互换性,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但不管怎么样,最终系统必须与R-27,R-77和PL-11兼容。
当然,歼-10不能直接上舰,需要经过前面提到的上舰改装。
歼-10作为舰载战斗机也有不利之处。歼-10的载弹量和航程都不及苏-27。雷达受机头尺寸限制,性能可能也不及苏-27。单发动机一旦在起飞时或飞行中停车,极易失事。但单发战斗机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先例,如美国的A-4,A-7和F-8及法国的"超军旗"等。歼-10作为全新设计,研制进度和技术可靠程度都有风险。但不是不可克服的。
另一个候选为苏-27。苏-27为单座双发,双垂尾,常规布局,带大边条和翼身融合体。起飞重量22-30吨,载弹8吨以上,高-低-高作战半径1500公里。苏-27虽已服役十多年,但其机动性和武器性能出色、载弹量大、航程远(苏-27机内载油系数达40%,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至今仍不带外挂副油箱),仍是当今公认的世界上最优秀战斗机之一。苏-27的主要缺点是体积和重量大(航母上载不多),雷达反射面积也大,尤其是迎面雷达反射面积(既短又大的进气道使涡轮叶片一览无遗)。座舱设备也嫌陈旧。苏-27基本设计先进,改进潜力巨大。如矢量推力,保形油箱,隐身涂料等,开发歼-10所获得的先进座舱方面的经验也可用于苏-27。中国如不能从俄罗斯得到苏-33舰载型,则需要自己进行上舰改装,改装的技术风险不小于歼-10。
选择歼-10还是苏-27取决于中国对于航母假想作战使命的考虑。歼-10对一般对手来说足够了,同样大小的航母也可多装载些飞机。但对付强敌,苏-27更有效一些,只是可能要少装载些飞机。为形成实质性的战斗力,飞机数量不可太少,一般以30-40架以上为宜。以"戴高乐"级和"库兹涅佐夫"级为参考,4万吨级和6万吨级航母可分别装载约40架歼-10或苏-27。简氏战舰一览说"库兹涅佐夫"级只装20多架苏-33(但同时装15架直升机),好像少了些。但俄罗斯声称战时载机可达60架,好像又多了些,不过没有指明型号。应该指出的是,既使"尼米兹"级的机库也只能容纳航母联队的一半,其余的留在甲板上,或在空中巡逻。所以简氏和俄罗斯的算法可以有很大差异,本文取一个折衷。至于歼-10和苏-27混装,鉴于两者的功用相近,意义不大,徒然损失装机数量。另一个思路是根据任务换装,如装载苏-27偏重远程防空以抵御强敌;对相对弱小之敌,换上歼-10以实行全面争夺制空制海权。考虑到中国海军最可能在海岸线1500海里以内作战,苏-27和歼-10的航程对航渡这段距离绰绰有余,根据任务换装可能不失为一个办法。
(责编:牛宁)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