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2013年11月14日09:01|来源:沈阳日报|字号:
孙杨追尾引来的驾照风波在发酵的同时,也引发一些网民对驾照和驾考制度的吐槽。记者采访发现,虽然用钱买驾照的现象在大城市已几乎绝迹,但考驾照给教练“意思意思”、一些小城市用几千元上下“打点”就能取得驾照的情况依然存在。(11月11日《新京报》)
随着驾照需求的越来越旺盛,市场化和产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甚至形成了一条庞大的产业链。笔者是2010年取得驾照的,虽然按照规定必须要参加86学时的培训,但实际上因为工作所限,没有达到要求的三分之一。虽然还有学员比这更少,但这并会不影响其考试合格。
湖南某驾校负责人曾透露,虽然目前驾校已经社会化经营,但仍有许多由相关部门间接开办,要么与其内部人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相关部门在驾驶培训高额利润的驱动下,形成了对驾照考试培训的垄断。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一些地方明文规定申请驾照考试报名必须出具《驾校培训记录》,这样的私设准入门槛,无疑是拿公共权力为行业利益背书。尽管驾驶培训已经社会化,但何以滋生了“交钱就通过”等乱象呢?驾校牛哄哄的底气从何而来?一个商业机构能有如此强大的能量,皆因其不过是整个利益链条中的一环。所谓“花钱买驾照”,既有商业的沦陷,也有权力的寻租。
培训机构本就是商业机构,其承担着培训的责任但不应对结果把关。我们要遏制“花钱买驾照”当剥离利益关联,治理驾驶培训行业乱象,必须整治其背后的权力推手。如此而言,实行责任倒查,按图索骥进行权力治理已成当务之急。如此,驾照才不会只是一张“纸”。(堂吉伟德)
(责编:张婷)
驾照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