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黄齐超:剪断利益纠葛,才能还院士一个“金身”

2013年11月19日09:36|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字号:

  今年11月,年满80岁的沈国舫院士,向工作了一辈子的北京林业大学表达了退休的意思,结果,党委书记和校长都不放。“他们说你怎么能退休呢,你是我们学校的旗帜,还要靠你说话呢。他们不肯放,即使我到80岁了”。(11月18日《中国青年报》)

  如果让网友为院士下个定义的话,我相信很多网友会满怀敬意地给“院士”的定义找个主语——科学家。因此,“院士”仅是对科学家所做出的科研成果的肯定和褒赞,是一种荣誉性称号,而非官学一体、与物质利益挂钩的职务。然而,现实中“院士”却慢慢地异化为挣外快、装门面的利益载体,成为“永不退休"的公民。

  院士何故恋栈?利益是当仁不让的首先。一位院士,在单位拿工资,享受国家的院士津贴,这些收入都可以忽略不计,更惹眼的是应聘到地方高校或单位,能拿到不菲的报酬。据悉,各地纷纷抛绣球“高价”招揽院士,动辄年薪数百万,还有配豪车、提供住房的额外收益,不折不扣地享受“副省级”待遇。与此同时,院士还可以通过拿科研课题、做兼职、参与社会活动等,拿到数以百万计的报酬。院士的诱惑力,可见一斑。

  院士有可观的收入,这本无可厚非。然而,正是因为院士头衔的“吸金”能力,让一些工于心计的人也挖空心思地搞“院士”的这顶亦官亦学的帽子,消耗了院士的公信力。“院士”这个原本独居学术性和荣耀性的称号,在公众眼中也就慢慢衍变成了一个铜臭味浓重的称谓。

  事实上,围绕院士的诸多争议,比如院士遴选过程中管理制度的松懈与松动,比如高龄院士不退休,比如挂名兼职不劳而获等等,都与院士所蕴含的经济利益有着盘根错节的关联。可见,院士制度亟待大修。如何做好这项“维修”工程?2012年的院士大会上早就开出了药方:给院士设定弹性退休制;取消院士一些不合理特权;解开院士与物质利益的挂扣;限定院士不能参与于民众无益的商业运作;明确院士推荐人的连带责任等。

  剪断利益纠葛,推进院士制度改革,剔除附着在“院士”头衔上的污垢,才能还院士一个“金身”,让“院士”焕发新的光芒。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院士,院士制度,院士大会,纠葛,金身

热图>

最新热点>

惊!上海动物园饲养员被华南虎咬死(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地铁女乘客被摸胸10分钟 丝毫没有察觉(组图)

丈母娘不愿保持不正当关系 充电器线勒死女婿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