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3年12月02日07:31|来源:海外网|字号:
警察大学国境警察学系助理教授王智盛表示,民进党没有注意到,“宪政”这两个字对于大陆来说可能会比较敏感,会让大陆产生很多对于民进党来说负面的反映。
王智盛还表示,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即民、共的沟通还十分不足,民进党很努力地在调整大陆政策,但双方都不应该持有冷战时期“零和博弈”的思维来面对对方。他强调,“台独”到“一中”之间,还有很多空间可以去探讨、建构。这个过程已经在进行中了,看这20年变化就可以发现脉络。
他表示,2012年之后民进党大陆政策的调整和转型的一个特征是从低到高的密度不同从智库的交流、个人方面交流和城市交流密度比较高,但政党交流较低。很多人都想藉此推动政党的双向的交流,各方都付出了努力。
最后,王智盛强调,双方都要思考2016年台湾“总统”大选可能带来的影响。他表示,这是一个“一体两面”的问题,大陆现在是否准备好应对可能上台执政的民进党,如果民进党上台执政了,也要想清楚是否做好了应对大陆的准备。
“从此开始,民、共之间能否在‘一中’和‘台独’之间构建出一个稳定的沟通机制?我想这会是民、共都应为之努力的一个方向。”他说。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助理教授唐桦表示,民进党与大陆之间仍旧存在共识困境和民意矛盾,“华山会议”的问题出自其程序问题,民进党在进行此类讨论时,缺乏了相互对焦与对话的机制,也未能展现出对于自己局限的理性思考。
她表示,民进党过去一方面对选民进行迎合,另一方面也针对民意进行自我塑形,因此今天的困境是民进党自己一手造成的。民进党如果想进行对话,必须先意识到双方存在着差异性。所以,民进党未来探讨大陆政策应当针对民意加以调整,而不是自行对其施加限制。
![]() | ![]() |
(责编:牛宁)
民进党 全民党 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