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3年12月04日08:50|来源:海外网|字号:
中国针对日本的行动,从总体来说,源于日本政府那些不招人待见的政治弱智的看法,而且这种看法还经常彼此更迭。中国坚信,自身拥有政治倡议的能力,并可在他认为需要的时刻对冲突的紧张程度进行控制。
有意思的是,中国空军中一些类型歼击机的技术特性,可在这种精神对抗中获得优势。比如,1987年在巴伦支海上空就曾发生过瑞典PC-3B Orion侦察机和苏联苏-27遭遇事件。瑞典飞机为摆脱阻碍其侦察的苏-27而急剧降低了飞行速度。他以为,低于瑞典飞机的苏-27,应加速向侧面飞行以避免出现碰撞。但因苏-27的设计特性保障其具备绝对的机动性,有能力将飞行速度降到比PC-3B螺旋桨飞机更低的程度。而且,还能够很好地保持住控制能力。结果,在这场神经战中,瑞典飞机失去了速度和高度,进而发生了碰撞。值得庆幸的是没有出现伤亡,但却引发了一场政治丑闻。中国空军列装的苏-27、苏-37和歼-11B都具备这些性能。
暂时看来,只能对中国围绕岛屿的“神经战”做出某些推测。但显而易见的是,如果没有清晰的计划来赢得这场“神经战”,中国是不会推出设立防空识别区这一想法的。
![]() |
(责编:牛宁)
中国防空,胜算几何,神经战,战略轰炸机,防空识别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