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文扬:今天的中国该如何对待《开罗宣言》?

2013年12月06日14:01|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历史上,任何一个国际秩序,都是强国的铁腕塑造,是其信念和利益的体现。一旦国际秩序有违其塑造者的本意,新的秩序就会出现,直到重新体现强国的信念和利益。

  又逢《开罗宣言》纪念日。对中国来说,70年后的今天,这个纪念正在变得越来越沉重:整整70年了,该宣言提出要解决的台湾问题、日本问题,包括战后国际秩序问题,却统统都没有解决。

  纪念日前后,媒体不断重提这份宣言,学者们继续论证该宣言的有效性。其时正值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中国中央电视台某著名记者一脸严肃地询问这位现任英国首相如何看待《开罗宣言》,对方以“它很重要”一语不咸不淡地搪塞了过去。试问:中国人到底想要得到什么样的回答呢?如果卡梅伦回答说这份宣言现在继续有效所有内容必须实行云云,中国人就拿到尚方宝剑了吗?就可以用它向台独分子和日本右翼开刀了吗?

  且不问今日之英国还有没有昔日的威权,英中之间还是不是当年的关系,就说如今的中日争端,真的需要某个第三方根据一份二战时期的老文件来进行仲裁吗?

  也许是憋屈的太久了,对于《开罗宣言》这个早就可以说明白的事,中国人今天还在继续纠结,甚至自己都把自己搞乱了。

  7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应该勇于坦承,这份简短宣言中的很大一部分已经失效,不再适用于今天了。试图通过论证其法律地位和约束力来强化中国当前的政治立场,要求当事各方回到70年前各自立场和关系格局中,已类似刻舟求剑、缘木求鱼了。

  毋庸置疑,《开罗宣言》在签署的当时起了重要作用,但国际形势很快就发生了巨变。实际上,甚至还没等二战完全结束,各签署方即开始了各自的背弃。

  在中国方面,当然不是有意背弃,一百年来首次被当作大国、与美英平起平坐、以战胜国身份参与战后秩序重建,做梦都想不到的顶级国际地位,岂可轻易放弃?但中国劫数未尽,自己的内政问题尚没解决,愈演愈烈的国共内战完全打乱了美英最初的战略设计;到了蒋介石政权濒临垮台时,美国就顾不得那一纸《开罗宣言》了,虽然还是要打压日本,迫使其回到一战战前的主权范围,但却完全放弃了扶持中国成为战后四大“世界警察“之一的意图。

  历史上,任何一个国际秩序,都是强国的铁腕塑造,是其信念和利益的体现。一旦国际秩序有违其塑造者的本意,新的秩序就会出现,直到重新体现强国的信念和利益。

  《开罗宣言》的两个部分

  美英是二战战后国际秩序的塑造者,新中国成立,东西方冷战开始,朝鲜战争爆发,这完全不在美英中1943年签署《开罗宣言》时的期望之中。于是美英干脆推倒重来,通过1951年9月的《旧金山和约》和同时签署的《日美安全条约》,重新进行了战后安排。

  从这时开始,《开罗宣言》实际上已面目全非。在中国一方,此中国已非彼中国,新中国成了美国的死敌,哪还是“三大盟国”之一,哪还有共同宗旨和目的?在美英一方,通过《旧金山和约》和《日美安全条约》确立的新秩序才是战后新信念和新利益的体现,《开罗宣言》帮助美英赢得了太平洋战争,促成了日本的投降,主要的历史任务业已完成,可以作废了。

  由于美国的另起炉灶,对于中国来说,继续强调《开罗宣言》整体作为国际文件的法律效力已不再有意义。明智的做法是:将《开罗宣言》的内容分成两个不同部分对待:第一部分是“三大盟国”联合打击日本、剥夺其自1914年以来所夺得之领土;第二部分是迫使日本将“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给中国。

  做了这样的区分之后,中国可以不再纠缠于第一部分所隐含的“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美英中“三大盟国”共同惩罚日本这个宣言基调,早已不再存在,也不可能复活了。

  但宣言的第二部分,却有着比第一部分更为深厚和坚实的法理基础。因为这部分并不是出于美中联盟的考虑,甚至可以说与中国是否与美国结为盟国并无直接关系,与中国后来的政权更替也没有关系,它所体现的是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和约》和《国际联盟盟约》以来国际社会的基本原则,即制止侵略、惩罚一切窃取他国领土的行为。

(责编:牛宁)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开罗宣言 美英 日美安全条约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