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环球时报:议题设置权,传统主流媒体生命线

2013年12月11日07:19|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字号:

  互联网时代的中国主流媒体面临一些困惑。一些商业网站显然已经具备了媒体的功能,并且在与主流媒体的竞争中显示出某种强势。这种强势并非是经济上的。全国传统媒体的经济总量仍是媒体性商业网站无可比拟的。但媒体性网站相对新潮,传播信息不拘一格,凸显了传统媒体的落伍。

  其实商业网站的新闻素材相当大比例来自传统主流媒体,以及传统媒体人的贡献。当前商业网站的信息质量仍远不如传统主流媒体。尽管这样,商业网站的声势很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那些网站获得了很高的议题设置权,以及对具体事件的舆论定调权。

  如今一件事情常常在社交网站上最早曝光,或者通过社交网站获得放大效应。社交网站上最初的评论倾向对后续评论具有很强引导能力。有的传统主流媒体也往往掉进社交网站营造的氛围中,成为被引导者。

  中国的网民虽然多,但社交网站以及商业网站上的活跃人士只是圈子不大的人群。他们的价值观同社会主流价值观重合度不高,民粹主义特征明显,这使得网上议题设置有了很强的倾向性。

  传播学和政治学的原理都告诉我们,政治活跃人群对舆论格局有着超过他们实际力量的塑造力。现实社会是这样,网络社区也是这样。沉默的大多数很容易被政治活跃人群“代表”。

  当中国最活跃的舆论场是互联网,而网上最活跃的人群又是对现实有较强烈不满的群体时,舆论场经常出现偏激的基调就在所难免了。如果传统媒体也跟着互联网跑,分别作互联网的印刷版和电视广播版,问题就会更严重。

  传统媒体一定不能随波逐流,将设置议题的权力拱手让给互联网。在政治上这意味着什么暂且不说,单从商业角度看,这是传统媒体的慢性自杀。

  互联网的设置议题和评论强势镇住了一些传统媒体人士,使得他们认为互联网上的意见或者就是真正的民意,或者是同民意最接近的公众意见。很多人只乐于批评政府,但对互联网意见失去了质疑精神,自己的文章转到互联网上后,唯恐跟帖出现较多骂声。

  互联网当然表达了部分民意,但思想经常被情绪挤掉。如果传统主流媒体的思想框架像社交网站一样小,而表达空间和手段又远不及社交网站,那么传统媒体越来越被动将是必然的。

  传统主流媒体一定要发挥自己的思想优势,以及新闻业务优势,决不能将自己矮化成互联网的一颗颗“卫星”,整天围着后者转。此外传统主流媒体需要努力扩大报道空间,国家行政当局也应支持它们更加开放地从事新闻业务,不能为了各部门的舆论私利限制主流媒体,这是重建传统主流媒体影响力的关键性外因。

  其实各级和各地官方机构对网上舆论非常关注,也非常希望网上的偏激情绪能够化解。然而这是完全不现实的,社会不满情绪需要一个发泄口,偏激自有它的内在逻辑。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强化主流媒体的作用,从而使社交网站的影响回归与其活跃群体相称的本位。

  舆论场永远会有偏激的一角,在中国这个中庸之道的大国里,重要的是不让偏激无限扩散,主导全社会的舆论。在技术决定信息高度开放的时代,充分释放中国社会主流意见的影响力,让不同的舆论相互平衡,这大概是唯一可行之道。

(责编:张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舆论,主流媒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