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3年12月12日15:50|来源:济南日报 人参与|字号:
曾经的瓦良格锈迹斑斑
首次谈判秘密进行
1997年10月下旬,身为香港创律集团董事会主席的徐增平看到一则路透社的消息:《乌克兰拟出售一艘未竣工的航母》,报道称“因为乌克兰同俄罗斯就履行苏联时期合同的谈判宣告失败,前苏联领导曾向这个项目投入了5亿美元的资金,但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这个项目就搁浅了。由于俄罗斯缺钱,乌克兰只好被迫寻找外国买主。”
得知消息的徐增平马上赶赴乌克兰,声称要将其改造成一个大型海上综合旅游设施―――包括舞厅、旅馆和博彩设施等,日后将其停泊在澳门附近海域。
购航母需满足四个条件
徐增平初步搜集到乌克兰对购买“瓦良格”号提出四个条件:首先要提供由一流银行开出的资信证明,证明公司在银行有5000万美金以上的存款,而创律集团当时的银行存款只有大约3000万港币;其次必须证明购买这艘航母不做军事用途;同时这个商业项目要获得国家级批准,并且还要获得目的港所在国家签发的进口许可证。
兵分四路做购舰准备
了解清楚这些,徐增平迅速作出决策,公司人员兵分四路马上开展工作:第一路马上派手下赴乌克兰进行初步接触;第二路寻求多种可能,满足乌克兰方面提出的有进口许可证等方面的条件;第三路利用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保证资信证明符合要求;第四路在北京设立临时办事机构,沟通多种关系,搜集各个方面的信息。
回忆起那段时间的情况,徐增平曾向朋友感慨:筹集资金的工作虽然艰难,总算能一笔一笔地不断落实,而满足招标条件的工作却比想象的更加艰难,也更有戏剧性,几乎像一场赌博。
(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 | ![]() |
(责编:宋胜男、邹雅婷)
瓦良格 辽宁号 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