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3年12月20日07:02|来源:中新网|字号:
但不管英国人和欧洲人对卡梅伦对华“卑躬屈膝”如何不满,卡梅伦的远见和勇气超乎寻常。客观而言,英国虽然失去了大英帝国的“日不落”荣光,但作为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值得中国学习。他看到了中国作为新兴强国的生命力,而主动承认这种新兴活力,并与之主动构建互利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 这意味着英国的清醒与理性。
当然,卡梅伦号召英国人放下法语德语从娃娃开始学汉语,并不那么容易。一是英国人不是首相说了算,何况英国国内已经对卡梅伦不满了。卡梅伦的“汉语论”,也许发自内心,但也无法让英国人掀起学习汉语的热潮。对中国还不了解尚存偏见的英国人也不至于热爱来自东方的方块文字;二是汉语比拼音文字难学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相比同源的德语和法语,英国人也不会对学习汉语有多少热情;三是从地缘和实用性而言,汉语在英国人的心目中也不如欧洲语言来得实在,除非那些想到中国留学和工作的英国人。
英语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语言,在中国几乎是全民都在学习英语。从幼儿园到大学校园,英语都是必修必考课程,而要找到一个好工作,英语能力也是要件之一。更要命的是,网络时代通行的语言是英语,不掌握英语就跟不上信息时代的发展。因此,有着世界上最多网民的中国人,从生活方式的角度言,也离不开英语。
汉语开始在世界流行,中国的地位在提升。英国人学汉语,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人学英语,则是习惯成自然。
故而,不管中国英国,也不论汉语英语,若能掌握“双语”,这倒是双赢之举。(张敬伟)
![]() |
(责编:宋胜男)
联合早报 汉语热 卡梅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