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3年12月20日10:15|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字号:
人民视觉
时至年底,又是一年一度流动人口返乡过年的高峰期。“一年累计3800万人中断缴纳养老保险”的消息挑动人们敏感的神经,让人们想起了前些年每到12月份就涌现的“退保潮”。
社会保险被比作“安全网”、“稳定器”,出发点是为了改善和保障劳动者的利益,而养老保险正是其中分量最重的一项。如今,每年数千万人中断缴纳保险,背后有哪些原因?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将对此产生哪些影响?
■从“退保”到“断保”
——企业不愿缴纳养老保险、参保者失业、参保者累计缴满15年不愿再缴、人员流动时社保无法转移,造成部分参保者断保
“断保”的前身是“退保”。
2011年《社会保险法》实施之前,每到春节返乡时,珠三角的东莞、佛山等地总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涌到社保办事大厅,提取积攒在自己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部分的资金,酿成“退保潮”。正在广东打工的湖南籍外来务工人员刘思明就曾是其中一员。他坦言,当时年轻,对自己今后的养老保障没有太多概念,而且几乎一年换一个单位,所以到了年底就想尽一切办法多取点钱在手回家过年。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部分一年下来能有约2000元,算是一笔不小的现金收入。
![]() |
(责编:张婷)
政策 养老保障 社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