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纸媒滚动
2014年03月31日07:06|来源:海外网|字号:
与日本相比,中国网络媒体的影响力更大。
海外网3月31日电 据中评社报道,《日本新华侨报》3月29日载文《网络给中日关系带来什么?》,摘要如下:
近年来,中日关系极不稳定,两国民众好感度不断下降。两国网上舆论对各自外交政策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网络时代,网络在中日关系中的作用值得高度关注,网络会给中日关系带来什么?
中日网络媒体发展迅速,网民数量快速增长,尤其是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迅速普及,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发展引人瞩目,网络为两国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渠道。2003年,中国网民人数只有0.68亿,而到了2013年6月,这一数字已经达到5.91亿,10年增长8.7倍。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手机即时通信网民数为3.97亿,较2012年底增长了4520万,半年增长率高达12.8%。日本总务省的统计显示,截止2013年9月,日本接入互联网的手机和PHS达1.45亿,超过日本人口总数,普及率达112.9%,同比增加6.0%。
中日之间存在巨大的“网络鸿沟”。虽然网络给中日两国的信息传播带来无限可能,但两国的网络监管体系差异巨大,很多领域的网络信息处于完全不同的体系中,如两条平行的双轨,几乎没有交叉。如日本人网络购物常用乐天,而中国人则爱用淘宝;日本人多用推特,中国人用得最多的是微博;日本人喜欢用脸谱,中国年轻人喜欢上人人网;日本人用LINE,中国人用微信。乐天与淘宝、推特与微博、脸谱与人人网、LINE与微信,其功能都十分相似,甚至雷同。但两国用户和信息分别在两条平行的轨道上,难以互通互联。
与日本相比,中国网络媒体的影响力更大。中国网络媒体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传统媒体受限较多的舆论监督方面,如通过网络揭发官员贪污腐败行为、企业环境污染行为,这些信息都会在网络快速传播,引发舆论关注,如2012年引发网络关注的“表叔”事件,其11枚高档手表就是网民收集、分析多年来的新闻图片后发现的。2013年9月,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专门设立举报网站,开通的第一个月接受举报量达2.48万件,平均一天接受举报量就高达800件。与中国不同的是,在日本人们更多地信赖纸媒,尤其是报纸。2013年11月的数据显示,《读卖新闻》发行量为1000.7万份,是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日本新闻协会2011年“全国媒体接触·评价调查”的统计显示,60.7%的日本人每天都会接触报纸信息。
网络情绪容易传染,为非理性情绪繁殖提供了土壤。3月12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和耶鲁大学的研究团队公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网络上网民的感情更容易相互传染。这个研究团队对Facebook进行长期追踪并进行试验得出上述结论。在中日关系中,这种效果也非常明显。在中国,当网上满屏都是“反日言论”时,网络用户情绪也会被影响。在日本,如“饺子中毒事件发生”时,一些日本网络论坛也出现了大量较为极端的评论。
可见,中日两国网民基数大,网络是有可能发挥较强影响力的。但是也必须看到,中日网络隔阂较大,网上感情容易传染,如果运用不当,也许会造成集体非理性情绪的传染和膨胀。
(责编:于川)
网络媒体 网络时代 网络购物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网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