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纸媒滚动
2014年04月10日00:03|来源:红网|字号:
美英等媒体近日报道称,中国富人已经培养了许多西方富人的品味:艺术、私人飞机、勃艮第葡萄酒和爱马仕包。但是,比尔·盖茨认为他们却没有学会最重要的一项——慈善。
富人们把大笔的财富投向奢侈品,却不肯投向慈善,这种现象看起来颇有些“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的意思。如此一来,慈善倒更像是社会的奢侈品,一种连富人都不敢去碰的奢侈品。
富人们通过合法手段积累的财富,如何支配甚至如何挥霍,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就是其个人的事情,与他人无关。但是,普通人和整个社会显然对富人寄予了某种期望,即希望其在富有之后能够对某个群体施以援手——无论是以将资金投向某个领域,还是投向某个基金会,或者某个个体。
这种期望与传统文化中提倡的“富而好礼”、“乐善好施”“达则兼济天下”等理念有关,也与传统富人在真实生活中表现出的形象有关,比如,很多富人都会做一些修桥补路、济困扶贫、施粥舍饭的善事。加之其他国家的富人如比尔·盖茨等在慈善领域作出的表率作用,更让人们增加了对富人慈善的期望。
那么,富人本身有做慈善的需求吗?应该说,大部分富人应该是有的——即使是一些通过不正当途径积累下巨额财富的人,也会出于忏悔或补偿目的而做慈善,更何况那些通过自身能力合法致富的精英呢。而且,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财富以及积累财富的过程满足了富人的诸多较低层次需求之后,其必然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即自我实现的需求。慈善作为常被实现这一需求的常选途径之一,自然会受到富人的青睐。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富人们投向慈善的热情,显然没有像其投身商海的热情那样高,投入的资金显然也没有那样多。如果就此就断言中国的富人们无心于慈善,显然过于武断,也有以偏盖全之嫌。但这种现状至少可以说明,很大一部分富人的思想意识尚未达到“达则兼济天下”的境界,“乐善好施”尚未成为其自觉的追求。
不过,在批评部分富人思想境界不高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另一些问题中反映出来的富人的心态问题。比如,很多富人纷纷将资金转向国外,却不肯投向国内,也不投向慈善,这反映出的是富人安全感的缺乏,安全感不足,自顾尚且不暇,自然不肯“拔一毛以利天下”。而另一方面,某些官方或半官方的慈善组织频闹丑闻,但私人想搞个慈善基金却比蜀道还难。这种制度上的羁绊也在一定程度上冷了富人从事慈善的心。
此外,对于富人做慈善的问题,社会上很多人有一种诡异的“恨其不争”心理,比如,当大的灾难性事件发生时,就会出现一种集体“逼捐”的氛围。“逼捐”可以在短时间内“逼”出大笔捐款来,但却也令富人们“心有余悸”,担心慈善露富,不知道哪一天就陷入被“逼捐”的境地。
让富人乐善好施,既需要制度环境,也需要整个社会的慈善氛围。因为,慈善不仅是富人的事,同时也是普通人的事;慈善不仅是捐钱者的事,同时也是受捐者的事;慈善不仅是某些人的事,更是整个社会的事。只有制度与氛围兼具的环境里,慈善才不会是富人的奢侈品,而是成为其必需品。
文/张楠之
(责编:牛宁)
逼捐,新闻晨报,乐善好施,达则兼济天下,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