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军事>> 正文

军队使用U盘隐患重重 存涉密文件很难彻底删除

2014年05月16日06:58|来源:解放军报|字号:

  原标题:U盘“门”,你看护好了吗

  在信息互联时代,移动存储设备必不可少,其中,U盘以其体积小、容量大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近年来因信息泄密引爆的各类“门”事件让人目不暇接,而U盘更成为目标锁定的重点,人们的信息安全受到了严峻挑战。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好U盘“门”,守护好信息安全呢?

  U盘之“门” 不可“夜不闭户”

  造成U盘泄密的原因,除被盗、丢失外,利用“摆渡”木马病毒和数据恢复技术等隐蔽手段窃密更加可怕,让用户防不胜防,在不知不觉中深受其害。

  据悉,国际上有一种带“摆渡”功能的木马病毒已肆虐网络多时,该木马病毒主要攻击在互联网电脑和涉密电脑间交叉使用的U盘,暗中将涉密信息“摆渡”到互联网中,窃密者即可远程获取涉密信息。同时,该木马病毒还具有自动复制传播功能,可通过网络肆意传染网内所有涉密电脑,危害巨大。

  据有关信息安全专家介绍,对U盘涉密文件进行常规删除处理,很难做到彻底脱密,此举仅仅是删除涉密文件的数据标记,并没有真正将其彻底擦除或覆盖,窃密者完全可以通过数据恢复技术来恢复数据达到窃密目的。而且,即使采用格式化、文件粉碎或覆盖等方法,也同样无法将U盘内涉密信息彻底删除。据称,即便是将U盘进行多次覆盖,使用高灵敏度设备也仍有可能恢复第一次写入的信息。

  U盘似宝 需防“路不拾遗”

  据外媒报道,2010年底,由于当时还没有一种真正可靠的防泄密技术,美空军高层干脆发布了“网络控制令”,严禁使用U盘等移动存储介质,违者将受到严惩。然而对广大用户来说,为了严防U盘“门”泄密事件发生,实行“一禁了之”又是根本不切实际的。

  专家认为,U盘信息安全之所以隐患重重,主要原因是用户安全管理认知不到位、保密技术手段缺失等。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则可大大降低U盘泄密风险:保管好U盘,防止被盗、丢失造成泄密;防止U盘在维修、外借时被人窃密;杜绝U盘在保密电脑和互联网电脑之间交叉互用;采用正规的杀毒软件经常对U盘病毒或木马程序进行查杀;对废弃不用的U盘,哪怕已经损坏,也必须进行彻底的物理销毁。

  当然,和U盘同样面临泄密危险的,还有移动硬盘、MP3、手机、SD卡、记忆棒等各种常用移动存储设备。所以,必须要强化信息安全保密意识,切实采取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的严格保密措施,把各项安全防范工作做到位,绝对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才能看好U盘“门”,让U盘无忧。(刘庆军 魏 巍)

(责编:宋胜男)刘庆军 魏 巍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U盘,文件粉碎,涉密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江泽民胡锦涛等卸任领导人都在哪露面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巾帼不让须眉 中国歼击机女飞行员英姿迷人

中国第一批空姐什么样(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