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记忆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2014-06-11 06:44:00|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这可能是皆大欢喜的结果,由于行善,当事少年将以最不破坏现有制度的方式受到褒奖。 |
2014年全国高考已经结束,但公众讨论的热度仍未散去。在今年有关高考的新闻中,江西夺刀少年大概是最大的热点之一。5月31日,在宜春市区至袁州区金瑞镇的一辆公交中巴上,一名歹徒将5名乘客砍伤,当歹徒继续举刀要伤及更多乘客时,高三男生柳艳兵不顾自身被砍剧痛,上前夺下歹徒手中的刀。事发后,他与另一名同学被送医院救治,两人因伤情严重,无法参加7日的高考。
少年英雄夺刀擒贼,所有人都不吝惜对他的赞美。6月8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柳艳兵的照片,并配上醒目标题“答卷”。《新京报》6月9日的评论标题是“世上有比考分更珍贵的东西”。而《钱江晚报》甚至将之拔高到了“儒侠”的高度:“出身浙江的国学大师章太炎曾经总结,中国文人的最高理想是做一个‘儒侠’。既要做一个知识分子——儒生,也要做一个反抗不义的斗士——侠客。”
夺刀少年的事迹令人感动,对于其错过高考,不少人呼吁应让其“保送”。6月7日的《新京报》刊登了一篇读者来信,其中就主张破格录取柳艳兵:“那么,谁来给柳艳兵一个破格录取的机会?我们有这么多的大学,怎能让救人英雄没有学上?期待能有大学主动站出来,与柳艳兵接洽,在尊重其本人意愿的前提下,给予其一个录取机会,也希望教育部对这样的破格录取能开绿灯。”《羊城晚报》6月7日所展示的“信息日报”中,也是支持其保送的较多。
保送见义勇为考生,并非没有类似先例。《南方都市报》7日的评论历数了以往获得保送的案例:“比如2008年,曾在汶川大地震中舍己救人的申龙、王佳明、欧阳宇航、张博四少年,分别被保送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2009年,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小英雄的德阳东汽中学女生马小凤和‘可乐男孩’薛枭,也分别被免试保送到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2010年,在玉树地震中连救4人的小英雄尕玛朋措也被保送进清华大学。”
不过这一次,“保送”方案遭到的反对声音也不小。《新京报》6月9日的评论中就提到,“网民热情呼吁,请求保送柳艳兵上大学,表现出对公平公义的向往,其情可嘉。但这种请求在程序上存在难度,需要有章可循,依法办理。”这里“程序上存在难度”指的应当是,各高校的保送和自主招生流程已经走完,恐难再按正常程序进行。
更多的反对则不是出于这样的理由。南都的评论在列举了一批保送先例后,却转而反对保送:“为什么说‘补考’比保送更合适呢?一是以上提到的保送案例,基本都发生在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期间,我们不得不考虑当时的社会背景。……二是如果柳艳兵因为空手夺刀可以保送,那么以后再发生了类似的事情,当事人也要求保送大学,我们该坚持怎样标准,把握怎样的尺度?”
似乎是对舆论呼声的一种回应,6月8日,江西省教育厅领导在探望两名受伤考生时表示,相关部门在给予其“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的同时,使用高考B卷,采取单考单招的方式弥补这两名考生错失的高考。次日,又有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几家高校表示,愿意按招考政策招录这两名同学。如清华大学的条件是,“在参加高考补考后达到一本录取分数线,并且参加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合格后,清华大学将录取他。”
这可能是皆大欢喜的结果,由于行善,当事少年将以最不破坏现有制度的方式受到褒奖。不过,这仍然不由得令人回想起之前关于见义勇为高考加分的争议。腾讯网“今日话题”栏目尽管用了《可以奖励,但不应保送》的标题,但仍然无差别地列举了道德奖励的负面效果,诸如隐性鼓励学生涉险、权力寻租等等。这是一种比较矛盾的表达——一方面认为褒奖道德可能有潜在问题,但仍不愿放弃直觉上的同情与嘉许。
《钱江晚报》的评论试图跳出这个“加分或不加分”框架:“‘夺刀考生’恰恰在提醒我们,道德情操的评价何以不能制度化?……如果不是一考定终身,一年可以多次高考,何必需要‘补考’?如果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化,那么道德和素质自然会纳入面试环节,何来需要‘保送’?……如果将道德纳入考量会制造不公,事实上,正是因为道德和素质的考量一直未制度化,才形成了当前教育的种种弊病。”
采取了比这更高视角的是《东方早报》的评论《既然反对“道德加分”为何赞成“夺刀保送”》。文章提出,“一边是反对‘道德加分’的舆情汹汹,一边却是要求保送见义勇为少年的热赞滚滚,怎么样解读这种‘自相矛盾’的舆情呢?”文章在肯定了两种主张的理由后总结:“质疑‘道德加分’有道理,要求保送‘夺刀少年’也有道理。关键在理性设置议题,避免公议沦为朝三暮四的站队,形成舆论死循环。”
面对舆论在“高考公平”与“褒扬正义”之间的纠结,《环球时报》9日的社评指出,避免陷入两难困境的方法或许是不要把讨论扩大化。“我们希望社会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两名学生的高考出路,让具体的大学和他们沟通吧”。别再让“全社会盯着两名考生下一步将被如何‘安排’”,这种要求或许难以实现,但至少媒体可以守住的底线是,面对群众情绪高涨的议题,始终站在比较理性的立场上不要跑偏,不要将个案的意义无限扩大化。(文/邱天人)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