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马鼎盛:中国军方反思甲午战败舍本求末

2014-09-10 07:33:13|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9月10日电 据新浪新闻报道,8月27日,由海军与军事科学院联合举办的甲午战争120周年研讨会,在威海新港军事基地开幕。海军司令吴胜利,海军政委刘晓江,军科院长刘成军、政委孙思敬及军委、总部首长和机关领导,海军、军科院和沈阳、济南军区首长机关,海军各舰队、院校领导,及中国史学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防大学等军地高校和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等150余人参加会议。显然这是解放军级别很高的会议。

  海军政委刘晓江、军科院政委孙思敬、海军副司令杜景臣,军科院副院长何雷作主题发言。新华网重点推出海军军事专家左立平和张军社总结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他们只是看到清政府缺乏明确的海军建设方针,缺乏强烈的海洋观念和海权意识,根本没有把建设海军上升到国家兴衰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好像只要建立了以海军为基本力量的强大海权,就能避免甲午战争的悲剧重演。

  按照孙子兵法的国防战略理论,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只是“伐兵”的低级层面,还谈不上“伐交”。为什么不思考列强没有帮助大清国,而日本得到西方大力支持?只有跳出战舰、海军去研究甲午战争,从整个中国近代历史去研究中外战争,才能找到为什么中国老是挨打,只知道落后就要挨打,不去触及政治制度的顽固才是导致国家落后的根本。为什么发达的列强不约而同地一再侵略中国。为什么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中国才“得道多助“融入国际社会。

  反贪污是军方一股新风气,但是贪污并非损害国防实力的致命因素,左立平大校批判“动用巨款为慈禧整修颐和园,进行京城的南海、中海、北海工程”,但并没有造成清军劣势;中国陆军兵力多于日本,北洋水师舰艇吨位与日军相当;甲午惨败另有深层次的原因。可见军方以史鉴今、推动强国强军实践还要开放思路。

(责编:邱天人)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军方 海权意识 甲午惨败 战败 甲午战争 军科院 首长机关 海军司令 大清国 院校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新闻热图>

最新热点>

一汽反腐风暴或牵涉周永康家属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图片精选>

视频>

论坛热点>

新闻推荐>

最美中国名校“校花”巡礼—上海篇(高清)

中国周边潜艇实力扫描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