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6 07:38:00|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大概是1985年6月,在厦门电业局工作的林江汀同志到家里找我,告知他有一位叫习近平的清华大学同班同学奉调来厦,即将就任厦门市副市长,要了解厦门的历史和民情民俗,托他借几本相关书刊。 |
【学习小组按】
组员“三石印”推荐了“厦门地方志”的这篇文章。他的推荐语是:“善治者,因其道而循其要,剖其微而得其妙。总书记初到厦门即因其友而访其智者、研其地方志,小中见大,善治地方者莫过于此”。“三石印”专门提到,“这篇文章提到的林江汀刚好是(习)清华校友,文章是他发过来的,感觉确实小中见大,信息量很大,就急忙推荐啦!”此文根据时任厦门市方志办副主任的洪卜仁口述整理。当年习一到厦门履新,便请洪卜仁讲地方史。“厦门地方志”的“编者按”介绍了事前的来龙去脉。此文有很多细节,推荐组员一读。
(厦门地方志)编者按: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曾说过:“要马上了解一个地方的重要情况,就要了解它的历史。了解历史的可靠的方法就是看志,这是我的一个习惯。过去,我无论走到哪里,第一件事就是要看地方志,这样做,可以较快地了解到一个地方的山川地貌、乡情民俗、名流商贾、桑麻农事,可以从中把握很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只有加深对历史的掌握和理解,才能‘以古为鉴,鉴古知今’,不重复历史上的错误,才能使人们从一种混沌状态,转为一种清楚明白的状态;才能知道过去人类社会种种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1985年6月,习近平同志经中组部调任,由河北正定县来到厦门市履新,出任副市长。刚到厦门,习近平同志就找来时任厦门市方志办副主任的洪卜仁同志,为他讲述厦门地方史。以下根据洪卜仁口述整理。
(习近平同志任厦门市副市长时期的市政府办公楼)
大概是1985年6月,在厦门电业局工作的林江汀同志到家里找我,告知他有一位叫习近平的清华大学同班同学奉调来厦,即将就任厦门市副市长,要了解厦门的历史和民情民俗,托他借几本相关书刊。作为地方史志工作者,听到新来的领导“下车伊始”就记得索阅地方史志,我非常高兴,马上承诺提供相关书刊。当时借给习近平同志的书,有道光版《厦门志》,也有我主编的《厦门地方史讲稿》。
(习近平同志借阅的地方史志书籍)
过了一段时间,小林挂电话到方志办找我,说习近平同志约我到他住的地方聊聊,并和我约定了时间和地点。那天傍晚,我履约前往图强路二号楼的301室,第一次见到习近平同志。
(习近平同志任厦门市副市长时的办公室)
习近平同志和小林一样称呼我“洪老师”。他那时还未结婚,我们就在他的卧室边抽烟边喝茶,开始交流厦门地方史,从唐代开发厦门的“南陈北薛”谈到厦门经济特区的创建和发展。他偶尔也插话,特别关注厦门与华侨,厦门与台湾相关的历史情况,还问起厦门的民生民情直到菜篮子的问题。
那天晚上聊了三四个钟头,将近11点我才告辞。没过多久,我听说他在主持农村工作会议时,还谈起古代厦门开发的“南陈北薛”的典故,习近平同志刚来厦门不久就对厦门的历史如此清楚,令与会同志们感到惊奇。
后来,还有几次参加会议时我与习近平同志相遇,他都主动跟我打招呼。他在厦门任职期间,曾主持“厦门市200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市方志办参加了这次战略发展研究项目,并与统计局合作承担了其中一个课题:《厦门市社会经济的演变和今后发展趋势》,厦门市社会经济演变这一部分,由我执笔。参加过几次会议讨论,1988年3月28日,习近平同志与“厦门市200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论证会”全体代表一起合影留念,我当时就在他正后方。
(习近平与论证会全体代表合影)
十多年后,习近平同志调省里工作。有一次他来厦门调研,晚上在鼓浪屿音乐厅听钢琴演奏,恰巧我也在场。散场时候灯光打开,看到市领导朱亚衍、黄杰成陪同当时的省领导习近平在场,我与他们点头打招呼,想不到已经时隔十多年,习近平同志还记得我,称呼我“洪老师”,让我难以忘怀。
口述者:洪卜仁
记录:林靖
责任编辑:叶亚玲
(洪卜仁,1928年生,厦门人,厦门文史专家,福建省文史研究员,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厦门市政协文史学宣委特邀研究员)
(本文为微信公号“学习小组”独家授权海外网发表,如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海外网 ”)
推荐阅读
习近平,地方史志,厦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