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1 09:08:30|来源:新华网|字号:
中日经济关系在双边关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过去即使在两国政治关系陷入低谷之际,由于经济相互依赖,经济往来也并未受到很大影响。这是因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日两国早已成为经济上互有需要、利益共享的重要合作伙伴。
1972年中日复交时,两国间贸易额仅有10亿美元,人员往来只有1万人次。到了2011年中日贸易额超过3450亿美元,增长了340倍,人员往来达到528万人次,增长500多倍。中日经济关系的长足发展,给双方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有力促进了两国各自的发展。
然而,自2012年9月日本上演“购岛”闹剧以来,中日关系陷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低谷,中日经贸合作因此受到严重影响。中日双边贸易额2011年达到3450多亿美元高点后,2012、2013年已连续两年下降。中日贸易下降原因固然有中国内需下滑和日元贬值的影响,但一个重要背景是因中日两国政治僵局,经济关系尚未完全恢复。2014年的中日贸易额受连续两年出现减少的反作用影响,可能将转为小幅增长。
中日作为当今世界的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两国经贸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贸关系之一,中日经贸关系的波动,既影响两国自身发展,也影响到亚洲乃至全球经济格局。面向未来,即便在政冷的情况下,中日仍应深入发展两国经贸关系,大力拓展经济合作空间。
中日经济实力对比
发生结构性变化
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日两国的经济总量大体相当。20世纪60年代初期受国际国内形势影响,中国对外经济处于封闭期,经济发展速度有限。而在这一段时期,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下快速从战争废墟中恢复,经济总量迅速扩张,中日之间经济差距明显扩大,1970年按当时汇率计算美国GDP为10255亿美元,日本第二2068亿美元,中国只有272亿美元,世界排名第13位。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步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增速在发达国家中居榜首,经济总量一度达到中国的10倍。然而并未持续几年。1990年,日本股市泡沫率先破灭,房地产泡沫也随之破灭。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之后,陷入长期萧条之中,甚至出现几年负增长。而中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1978~2011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长速度超过9%(按2000年可比价格计算)。
持续三十多年高速增长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的长期萧条形成经济增速的鲜明对比,其结果中国于2010年经济总量超过日本,取代日本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失去了长达42年作为经济“世界第二”的历史。
2011年中国GDP为73185亿美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日本58672亿美元,中日差距呈扩大趋势。1990~2011年这22年内,日本出现了五次负增长,而中国大部分年份的增长率都超过了9%。可见最近二十多年来,对日本是“失去的20年”,而对中国而言则是快速增长的2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4年4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GDP总量达到73.98万亿美元,美国为16.8万亿美元,位居第一;中国9.2万亿美元,位居第二,日本为4.9万亿美元,位居第三。中国经济总量已约为日本的两倍。
从贸易角度看,
中国的市场作用日趋上升
首先,中国需求对日本经济拉动作用不可小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不仅对国际经济格局产生积极影响,对亚太地区尤其是东亚地区产业分工、产业重组都具有积极意义,对两国经济依赖很深的日本经济拉动作用也是显而易见。
仅以中国游客对日本经济的拉动作用为例。在两国关系没有出现严重问题之前,据日本政府观光局2012年2月25日发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月份中国两岸三地的访日人数高达25.4万人,占全体访日外国游客的43.7%。其中,大陆游客达11.04万人,中国香港游客4.66万人。但是自2012年4月石原慎太郎挑起“购岛”闹剧以来,对日游市场来自中国游客大幅减少。
日本国家旅游部门有统计称,中国赴日游客平均每人消费16万日元(约合14000元人民币),位居日本“重要旅游推广国家”之首。而其他国家游客人均在日消费为8万日元。按美国摩根大通的估算,2012年第四季度与2011年和2012年第一季度平均值相比,中国赴日游客数量将下降70%,日本旅游收入将减少670亿日元(约合8.52亿美元),占预计出口损失的38%。
其次,中日两国在经贸结构上有较大的互补性。从具体的产业来看,在纺织品、汽车制造和农业等方面都有很强的互补性。在汽车领域,中国对私家汽车的需求量逐年攀升,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汽车消费潜力最大的市场之一。由于日本国内和发达国家的汽车存量稳定,需求主要来自更新,而更新量又不足以支撑日企生产能力的发挥,日本汽车企业正面临着产能过剩、市场日趋饱和等问题。因此,日本汽车企业在中国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第三,未来中国市场对日本仍然重要。自上世纪90年代始,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出口是其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虽然欧美市场是影响日本经济的最主要因素,但中国因素早已不可忽视。中国连续多年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对象国。崛起的中国对走向低迷的日本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和推动力。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由于日本国内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等问题难有根本性改善,经济上对海外的依赖仍然不会减少。日本权威机构野村资本市场研究所有专家指出,到2026年,日本对华贸易可望升至35%。届时中国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野村证券的研究报告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幅每回落1个百分点,就会导致日本经济增速放缓0.5个百分点,进而可能令日本大型非金融企业的经常性利润减少4%左右。
从投资角度看,
对华投资有助于日本经济发展
首先,中国市场业已成为跨国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地。以汽车为例,日本丰田公司作为世界汽车产量第一的汽车制造商,2008财年亏损44亿美元,但丰田在中国的两家合资公司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当年的利润在10亿美元左右。2009财年本田汽车净利润为31.8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的净利润达到28.6亿美元,约占全部利润的90%。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跨国车企把亚太区总部设在中国。有研究表明,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是国际资本以40%的资本,占据50%的份额,攫取70%的利润。
其次,从发展趋势看,投资中国仍然有利可图。由于日本国内需求难以支撑经济可持续增长,出口与海外投资在未来日本经济增长战略中仍将是主要支柱。目前,日本对华企业正处于转型期,投资活动逐渐从简单装配产品的制造业转向消费品生产行业与服务行业。随着中国消费者日渐富裕,有更多资金用于消费,日本也希望可以将商品与服务销售到中国市场。强劲的中国经济可以为日本企业提供一个强劲的市场,带来出口与投资机会,有助于日本自身经济的持续发展。
当然,近年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期,劳动力成本正在攀升,而人口规模预计也出现缩水,这些趋势导致投资环境欠佳。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存在严重的地区失衡的状况,东西部地区、南北地区发展水平差距很大,目前中国西部开发战略正是为解决这一不平衡状况提出的战略思路之一,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会给包括日资在内的外资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第三,迄今为止,尽管中日两国由于领土纷争经历政治关系紧张,但日本在华投资并没有出现大幅减缓。而且,从长期的看,日本需要通过中国来促进本国私营部门的发展。日本国际协力银行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对日本公司长期商业发展来说,中国是第二大最具潜力的市场。而日本开发银行的一项调查则显示,超过70%的日本大型制造企业不打算减缓在华投资的步伐。日本财务省近来一项统计也表明,目前,日本公司在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速度依然保持相对稳定,年均投资基本维持在100亿美元的水平。
锁定中日经济关系生命周期,
且行且珍惜
理论上说,任何一个区域或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存在一定的生命周期,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是日本活力迸发的青年期,那么80年代末期的泡沫经济时期属于日本的壮年期,90年代之初,日本经济进入持续低迷状态,经历了“失去的20年”之后,不可否认,日本经济已经步入老年状态。
中国的人均GDP在2011年超过5000美元,若不考虑价格因素,人均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于日本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水平,可见中国经济扩张的空间与潜力还很大。按照生命周期理论,中国目前虽然已经取得了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第一的成就,但依然处于增长活力强劲的青年期。
中国还具有一个西方发达国家都不具备的重要经济增长推动因素——城镇化,将给人们足够的想象空间。
一般认为,城市化进程分为10%以下的准备阶段,30%以下的初始阶段,70%以下的加速阶段和之后的平稳阶段。据此,美、日与法国的城市化水平在20世纪60年代超过70%,在全球最大的十个经济体中,只有印度与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较低。据世界银行预测,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至少需要24年才能达到70%。也就是说,至少在2035年之前,中国城镇化会源源不断地提供发展的动力。仅从城镇化角度,就能窥见中国经济增长持续向好的动力来源,这是任何发达国家都不可能具有的潜力。
应指出的是,中国拥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发展潜力,GDP总量也稳居世界第二,但无论是从人均GDP和人均收入,还是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来看,仍离世界经济强国有相当大的距离。中国想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经济第二位的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需要包括日本在内的外国直接投资来确保自身一贯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这样的投资能够有助于加快经济改革的步伐,并催生出更具生产力、更高效的中国经济。
1970年 经济增长战略 中日经贸关系 经贸合作 泡沫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