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6 14:06:08|来源:中国台湾网|字号:
台湾《中国时报》16日社论说:在这个全球强人政治崛起的大背景、大趋势下,台湾的政治却是紊乱、迷惘而多变的。近几年来,土地狭小、资源贫瘠、市场有限、自主产业基础浅薄的台湾,面对着全球经济的长期衰退,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扩大,以及中国大陆经济一枝独秀、政治军事又大规模崛起的外部大情势,台湾内部却是陷于长期的蓝绿对立与发展方向的歧异,加上高政治参与意愿、低政治参与水平的网络世代崛起等因素,台湾政治出现了几大病征,严重影响了台湾的发展与进步。
首先,在蓝绿对立、新媒体、网络新社群崛起的情况下,台湾政治社会在面对内部的重大歧见时,缺乏讨论思辩的时间与空间,更缺乏耐心与包容,“党派斗争”、“为反而反”成为主导情绪,使得问题治丝益棼,社会人心也呈现认知破碎,无法存异求同,凝聚共识。
其次,政党不断轮替、政治明星不断潮起潮落,人民对政党、政客厌恶,却又期待新的救世主出现,于是始终陷于期望、失望、再期望、再失望的轮回之中。在政治局势紊乱无出路的同时,经济停滞、薪资倒退、生活的幸福感与安全感被剥夺,人民的不满不断累积,社会处于集体郁闷、集体焦躁的情绪之中。
第三,“公民运动”成为潮流,“公民参与”成为显学,但是在这些华丽词藻的背后,并非民主的深化与巩固,而是社会集体躁郁症的爆发,呈现的是反抗的浅薄化、情绪化与自我感觉良好,“只要我觉得对,有什么不可以”成为主流。台湾引以为傲的“最美风景是人”,全然崩裂。
在这样困顿与焦虑的社会情势下,台湾社会确实需要好的“领导”,然而,十几年来,陈水扁的民粹操作、贪腐执政,马英九的学者治理、无(恶)感改革,都反映了领导人在领导力上的不足,恶化了台湾发展停滞的困局。在扁、马之后,新一代的政治领导人已经浮现,但,他们是否又能具备领导者的条件呢?
从台湾面临的内外局势来看,新一代的领导人需要具备的条件是: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新的、坚定的价值观,有积极解决人口老化、贫富差距、环境恶化、分配不均等课题的意愿与信念,并且能够进行“愿景领导”,说服、带动民众一起向前;面对社会的分歧与对立(从蓝绿到阶级),有包容、折冲、妥协、前进的胸襟,耐心与手腕;面对艰困的处境,有长期规划的大视野与步步为营的实践力,尤其在面对大国政治、全球变迁的变局时,既有坚定的战略目标,灵活的策略布局,又有危机管理、危机处理的意志与能力。
文章认为,如果从这些角度来观察台湾未来可能的领导群,在价值观的层面,我们看到的主要是他们操作的“口号政治”,而非具体政绩,在实践力的层面,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谨小慎微与政治盘算,至于大战略大视野,更是普遍欠缺,令人失望。在政治攻防、选战谋略、媒体操作、公关行销之外,如何具备“领导者的条件”,恐怕才是有志于大位者,所急需修习、淬炼的功课。
台湾政治,政治参与,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