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7 07:29:00|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字号:
俄罗斯副总理、总统驻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特鲁特涅夫11日在北京举行的“中俄远东地区合作圆桌会”上表示,将把俄远东地区建设成为“俄罗斯的深圳”。他呼吁中国企业踊跃投资,并承诺给予各种优惠待遇。俄方还决定设立“迎资局”,专门为外资企业提供“行政优惠”。联想到俄高层近年来大力推动的“转向东方”战略、东部开发战略,俄副总理的此番讲话给人们的强烈印象是,俄政府真的要敞开怀抱欢迎中国企业进入了。
俄罗斯远东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很大,但是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与中国相邻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究其原因,主要是上上下下都缺少开放性思维,总是担心外资进入会将远东地区变成为他国的“经济附庸”“能源原材料附庸”。正是基于这种心态,俄政府为外资特别是中资进入其远东地区设置了层层壁垒。2009年两国元首签订的中俄相邻地区合作纲要未能得到落实,根本原因即在于此。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俄罗斯高层和精英层终于认识到,没有开放性思维、闭关自守就没有远东地区的未来。但是,俄罗斯根深蒂固的大国主义、“本国利益最大化”理念,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俄副总理的此次表态确实是思想解放的良好开端,但是要形成社会共识、贯彻于行动,还需付出艰苦努力。
制约俄罗斯借鉴深圳经验的另一个瓶颈是劳动力匮乏。几百万平方公里的远东地区总人口仅有600多万。要知道,中国成功引进外资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拥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而在俄罗斯特别是远东地区,“中国人口扩张论”很有市场,从上至下都非常担心因中国劳动力的规模性进入而改变远东地区的民族成分,致使该地区变成中国的“经济附庸”,甚至重新被纳入“中国版图”。这种假说缺少事实依据、与中国政府的对俄政策完全相悖,直接影响到中国企业对俄远东开发计划的参与。
事实上,只要中俄两国政府通过坦诚磋商、制定劳动人口有序流动的规则,所谓“中国人大规模进入远东”忧虑就能迎刃而解。还可以考虑利用朝鲜、南亚国家的廉价劳动力。问题在于,俄政府仅考虑从俄欧洲地区和独联体国家引进“讲俄语的劳动人口”,而这不仅会导致劳动力成本数倍提高,而且能否规模化引进也是问题。
再一个瓶颈性问题是市场空间狭小。远东地区因人口稀少而消费能力有限,无力牵引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要将远东地区的产品输往俄欧洲地区乃至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也有不少难题。政府办事效率低下也是问题,与俄罗斯打过交道的中国企业对此都深有感触。特别是官僚主义盛行、官员缺乏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各种手续繁杂、行政效率低下,利益集团干扰、腐败问题突出,影响到外资企业的经营,中国企业赴俄投资不可能不予考虑。
看来,俄罗斯想把远东地区建成“俄罗斯的深圳”并非易举。只有切实正视并且下大力解决上述瓶颈问题,建设“俄罗斯的深圳”的宏伟蓝图才有望实现。▲(作者是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
远东地区,中俄关系史,远东联邦区,俄罗斯远东地区,俄罗斯的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