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8 07:09:00|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教育部强调将语数外之外的其他学科测试放在高中阶段进行,可以分散学生的压力;但在总分录取模式中,这只是把高考的战线进一步拉长,学生的压力有增无减。 |
12月16日,教育部公布高考改革配套方案,2015年起高中将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分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项,中学须真实记录学生在校表现,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参考。其中,《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确定选考科目。
把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大学录取标准,从而促进素质教育和大学科学选材,其出发点无疑是好的。然而,如果不改革按高考总分录取的集中录取制度,综合素质评价在现实操作中很可能演变为走过场,而学业水平测试则可能加重学生的负担。
而在集中录取之下,轰轰烈烈的综合素质评价,很可能派不上多大用场。因为,高考科目的总分仍是教育考试部门投档、学校录取重要甚至唯一的依据,在实行平行志愿投档之后,更是如是。综合素质评价最多在两名学生分数相同和在专业录取时发挥一定作用,而其评价是否有参考价值还有待商榷。如果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大同小异、缺乏个性和区分度,那么就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有多少人会认真对待综合评价?
而将学业水平测试纳入高考录取也是如此。率先试点高考改革的上海和浙江已经公布将学业水平测试(6门选3门)纳入高考的方案,在测试时,计等级,在录取时,折合为分数。其实这和以前的3+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并无本质差别,只是一定程度给了学生科目组合的选择权。教育部强调将语数外之外的其他学科测试放在高中阶段进行,可以分散学生的压力;但在总分录取模式中,这只是把高考的战线进一步拉长,学生的压力有增无减。
从这个角度来看,推进综合素质评价、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更重要的是配套推进录取制度改革。如果能推进招考分离,大学自主招生,综合素质评价、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就能真正起到促进中学重视素质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和兴趣发展的作用。但遗憾的是,对于实行招考分离的改革,此前颁布的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意见,并无明确提及。
那么,问题来了,要如何推进自主招生改革,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特长表现、学业水平测试,纳入学校评价体系?根据改革实施意见,从2015年起,高校自主招生将移到统一高考之后,但到目前为止,高考之后的自主招生究竟怎样操作,还在等教育部和有关高校的政策。如果高考后的自主招生和集中录取制度嫁接,依旧是给学生一定的加分录取优惠,价值并不大,无法有效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而如果高考后的自主招生,能实行基于统一测试的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即学生用统一成绩去申请,大学自主结合统一高考成绩、中学学业水平测试、中学综合表现、大学面试考察用多元评价体系评价学生,那么,这种录取制度,就将逐渐打破原有的教招考一体化格局,突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引导中学从唯分数中走出来,推进多元教育。
总得来说,教育部出台的高考改革配套方案设想不错,但要真正实现高考改革,还得在录取制度上做文章。我们期待在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中,有招考分离的实质性突破,让中学获得自主教学的空间,并通过重视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让学生真正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
(熊丙奇,教育学者,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高考 综合素质评价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