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9 10:37:25|来源:中国青年网|字号:
摘要:把堆满尘垢的废旧自行车修葺一新,让原本冷冰冰的钢铁,也能化为校园一景,充满着温情脉脉的感动。 |
自行车浑身锈迹无人认领,近日新京报记者探访社区、写字楼车棚等多处不同类型的自行车停放点,发现均有“僵尸自行车”长期“霸占”车位。其实,这一现象在大学校园中也很常见,在一些宿舍楼、教室和学校车棚,大量锈迹斑斑的自行车占据着空间,有的甚至挤占了学校通道,着实给校园“添堵”。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的大学校园里自行车常常被盗。有很多大学毕业生就调侃说,没有丢过自行车就没有经历过完整的大学生活。一方面“僵尸自行车”爆棚,另一方面学生丢失自行车。看似对立的两个问题,实则正好耦合。不妨让学校通过一定的程序,盘活“僵尸自行车”的资源,以供学生在校期间使用,让它们派上用场,当然是好事一桩。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何认定这些“僵尸自行车”就是无主物呢?按照人们的常识来判断,“僵尸自行车”停在学校的公共场所,大部分都上了锁,难以推定自行车究竟是不是无主物。事实上,有的自行车几年没有人使用了,有的还“缺胳膊少腿”,已经属于无主自行车的范畴。
对此,值得借鉴一下北京的先例。《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就规定,对在城市道路及其他公共场所堆放的影响市容的物品无法确认其所有人和管理人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应当在公共媒体以及物品所在地发布公告,督促物品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履行职责。公告期不得少于7日。公告期间届满无人认领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可以对违法堆放的物品予以清除。
与其单纯清理“卖废铁”,不如想点子变废为宝。学校保卫和后勤部门可以参照这一做法,与当地的公安机关一同确定“僵尸自行车”的无主身份,并进行公布。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学生前来认领,就对这部分自行车集中整修、统一喷漆和编号,以作为校园内的公共自行车,同时设立取还车点,以方便学生们的校园生活。
当然,学校也要做好相关的制度制定。例如,使用公共自行车的同学,必须缴纳一定的押金,一旦公共自行车无故丢失,学生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另外,在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时限上也要明确规定,防止公共资源被个人“独占”。从整修到管理,都会给学校的相关部门带来较大工作量,可毕竟把闲置的废旧物,变身为公共物品,给同学们带来方便,无疑善莫大焉。
大学生活,给同学们青涩的记忆留下外,也让成批的自行车由于各种原因“滞留”在校园。当然,把堆满尘垢的废旧自行车修葺一新,让原本冷冰冰的钢铁,也能化为校园一景,充满着温情脉脉的感动。“僵尸自行车”也能派上用场,如此善事,何乐而不为?(章正)
大学生活 大学毕业生 大学校园 自行车停放 僵尸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