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深圳交警祭重招整治违法通行以来,行人冲红灯的违法成本显然不再是以前教育几句那么简单。8月4日上午,冲红灯的行人被要求戴绿帽子、穿绿马甲在路口劝导其他路人。此举迅速引发热议,对于戴绿帽子一事,市民有赞有弹。不过,交警解释称,帽子仅仅是与马甲的同色搭配,并无他意。(8月5日《南方都市报》)
加大对闯红灯行为的查处力度,这是毫无丝毫可质疑的事情。但是,当交警强行让闯红灯人员戴上绿帽子的时候,这就是不妥的了。说白了,这其实就是权力的无节制,是权力也闯了道德的红灯,良俗的红灯。对于为何要戴绿帽,交警的回应是:没有其他含义,只是为了和绿马甲配套而已。很显然,这样的解释是不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的。
按说,绿色只是颜色的一种,原本与红色、白色、黑色、蓝色并无不同。但是,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不能超脱了传统认知和生活习惯。在我们国家,因为民俗的沿袭,已经赋予了颜色另外一层含义。比如说绿帽子,其意味着是什么,大多数人都会感到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因为,一说到绿帽子我们总是会想到偷情,想到自己的另一半出轨这样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绿帽子也就有了另外一层含义。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人主动愿意戴绿帽子的。生产厂家也断然不敢生产绿色的帽子去销售。无论其设计的再好看,再实用,也不会受到欢迎的。商家如果生产绿帽子,就注定会是血本无归。虽然说,绿帽子、红帽子、蓝帽子都只是个帽子,可以由于风俗习惯的使然,绿帽子也就不仅仅是绿色的帽子了。红帽子可以销售火爆,绿帽子就会是无人问津。当然,外国人是不在乎戴绿帽子的。可是,这也是源于风俗习惯的不同。
大家都知道,戴绿帽子在中国目前只有两种情况。其一,是陈光标戴过绿帽子,发过绿帽子。但是他是为了吸引眼球,倡导环保。说白了就是靠另类引起关注;其二,是小品演员戴过绿帽子,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哄堂大笑。这都说明一点,戴绿帽子是另类的,是大家都不愿意接受的。
作为执法部门严厉查处闯红灯的行为是值得赞扬的,但是违反公序良俗,突破道德底线,强制闯红灯的人们戴上绿帽子的行为,就是很不合适的。这也是一种执法暴力,更是一种权力无边的呈现。当然,交警部门的目的是好的,就是要通过这种另类执法,达到治理效果。可是,这样的行为也会遭到大家的反感。执法需要堂堂正正,而不需要哗众取宠,更不能让权力成为暴力。
如果按照这种惩罚的办法,是不是很多惩罚都可以突破底线了?警方惩罚小偷能让他们戴上白色的“孝帽子”吗?超市惩罚员工能让他们戴上黑色的“孝带子”吗?员工迟到了能让他们戴上绿色的“绿帽子”吗?
颜色原本只是颜色。可是绿帽子却不仅仅是绿色的帽子,其有着另外一层含义。执法部门不能让自己的权力闯红灯。(郭元鹏)
责编:王书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