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8月26日电 据中评社报道,针对李登辉日前接受日本右翼杂志《Voice》访问的言引发政坛轩然大波,私立亚洲大学国际企业学系助理教授、桃园市政府参议刘子琦接受中评社专访指出,台湾政治历经政党轮替,选民已经有分辨能力,国民党如果继续操作“皇民化”,受伤恐怕是蓝营自己,反倒是蓝绿双方,应该多观察年轻世代怎么看怎么想。
刘子琦,东海大学社会学博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社会科学科技整合系硕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政治学研究所博士班、政治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班、政治大学法律学系。他曾任财团法人春雨文教基金会执行长、台中县“立法委员”邱太三“国会”办公室主任等职务,去年底民进党郑文灿当选桃园市长,向亚洲大学借调到市府担任参议,主要协助青年事务。
刘子琦可以谈台湾民主转型,也分析研究过台湾政党轮替,更从台中地方派系与选票结构,看出党国威权体制怎样瓦解,2000年,百年老店国民党为何失去政权?相隔15年,为何困境又出现?很大关键在于,国民党并没有顺利完成世代交替,这些也是民进党可能第二次重返执政,值得借镜与警惕。
被问到李登辉近来的言论,包括“日本曾是台湾人的祖国”、“没有对日抗战”,是否激化蓝绿?
刘子琦表示,李所说的事情,会引起共鸣是那个时代的人,简单以政治光谱来看,台湾从解严到现在,哪些人说了哪些话,是讲给政治光谱哪个分层或受众,很快就可以分辨出来。
他举简单的例子,如果现在播放台湾歌手陈淑桦的“梦醒时分”,表示听过或引起共鸣,大概可以猜出对方是哪个年代。
也因此,李这番言论,会对2016大选有多大冲击?部分需要科学实证,但今日台湾开放的社会,影响面应该有限。
刘子琦说,回归到历史来看,甲午战败清朝割让台湾给日本,连雅堂或连家基于民族大义回到中国,事实上,那个时代的人,未必有这么多人像连家有条件、有移动能力,只是马关条约之后,依照国际法规定,清朝已经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住在台湾的人,到底要成为清朝人?还是归化为日本人?
他说,1895年1897年这两年之间,要做出抉择,要嘛就留下来,要嘛就离开回到中国,走不掉的人或是没有移动能力的人该怎么办呢?结果留下来的人,可能被征召当台籍日本兵,到中国作战或到南洋作战,就不是可以选择的。
刘子琦认为,庆幸的是,台湾历经政党轮替之后,不会很快就把人贴标签,政党政治发展,已经让选民可以清楚分辨,反倒是网路时代的年轻人,怎么看李登辉的言论与反应?这才是重点。
“网路时代更让人有机会,把以前的话找出来验证”。
他说,年轻族群懂得从网路找资料,他们对蓝绿认同不是这么强烈,不见得支持你或反对你,但看到不对的是,“怎么会这样!”立刻贴文一大篇“打脸”,受委屈想从网路“取暖”,有时往往适得其反。
这就是年轻人的互动方式,科技更方便,互动更快速便利,想想十年前,如果遇到这种事,国民党怎么处理?民进党又怎么处理?现在又怎么处理?对比就知道。
他说,李登辉的说法,是回忆录的说法,“这是我愿意吗?”“我被统治”,重点是,“老李时代”终究会过去,如果国民党继续操作这个议题,硬把李登辉与蔡英文扣在一起,最后损伤应该是国民党比较大。
刘子琦表示,这从去年底台北市长选举就知道,连胜文阵营猛打柯文哲的“皇民化“议题,最终只是凝聚外省与深蓝的选票,没有效啦。
欢迎关注“港台腔”(微信公号:gangtaiqianghktw),有更多相关解读。
责编:刘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