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交部发言人证实,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德国总理默克尔将于10月29日至30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此前,有外媒曾透露,德国总理默克尔密切注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大国关系的动态,她将于年底前迅速率团访华。这不,习近平主席刚刚结束备受瞩目的访英之旅后,默克尔又要来中国了。
之所以说“又来”,因为这并非默克尔首次访华。自2005年默克尔上任后,已先后七次访华,而这次是默克尔担任德国总理后的第8次访华,届时她将成为西方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中在任上访华次数最多的领导人。有趣的是,其实今年本没有安排默克尔访华的计划,但德国方面花大力斡旋到了十月底的这次机会。德国如此迫切为哪般?其中透露出什么信号?
斗转星移,欧洲已不是过去的欧洲,中国社会也已发生巨变。以前欧洲国家经济形势好,外交政策偏理想化,而现在务实外交占据优势。中国经济实力、国际政治地位在提高,欧洲和美国实力都在相对下降,德国早早认识到了这一变化,开始变得愈发务实,并努力发掘来自中国的机遇。
过去两年中,中德领导人访问频繁,合作也非常多,深化速度很快,崛起的中国市场对德国来说越来越重要。中国已是除美国外,德国在欧洲之外第二大出口市场。“经济上,中德两大工业巨头从未如此依赖过对方”这句评语在西方媒体上流传,两国政府进入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相互信任的阶段,这种互信度在中国与欧洲国家之间达到历史最高点。
习主席对美、英的成功访问助推中国外交取得了新突破,显然,德国也看到了和中国合作的“钱景”。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德国和法国驻华大使的联合署名文章,题目是《德法是中国在欧洲的核心伙伴》,这篇文章显然针对英国之前的表态“英国想成为中国在欧洲的最好伙伴”。鉴于英国和欧盟之间的关系比较特殊,作为欧盟的最重要掌舵人的德国领导人,一定不希望在与中国领导人沟通方面有所“落后”。在习主席访英后立刻开启访华模式,为了避免在未来外交及对华合作方面产生偏差或错过时机,是默克尔此次访华的重要考量。
据德国政府透露,默克尔访华的议题主要涉及经贸领域,寻求经贸大单促使默克尔在此时有迫切的访华需求。但事实上,默克尔此次访华可谓“压力山大”,习主席刚从英国回来,中英两国之间在各领域的合作急剧升温;而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中国经济增长逐渐降温,产业结构面临调整改革。
在这样的背景下,该如何为德国争取更多订单或许会成为考验默克尔此行最大的考验。而“一带一路”显然正在成为21世纪国际社会合作最具可行性的国际战略,如果德国能抓住好“一带一路”战略契机,中德经贸合作在欧亚大陆海上、陆上大交通的背景下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文/宋胜男)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王书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