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快乐”,“病灶”在于这两点

——“香港不快乐”系列解读(二)

2016-12-09 06:39:23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教育与法治犹如一体两翼,一车两轮,互相补充,互为辅助,对于香港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360桌面截图20161209075026.jpg

2014年10月22日,香港市民自发清除“占中”路障。(图源:中新社 谭达明摄)

近两年来,香港社会中的不和谐杂音明显增多,给香港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带来了严峻挑战,也直接导致很多香港民众的快乐指数急遽下滑。根据珠海学院联同岭南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的民调数据显示,香港30岁以下青年人的快乐指数仅为63.8%,打破有民调以来的最低记录。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错综复杂,而国情教育的弱化和法治建设的偏离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

香港民众至今清晰地记得,在纷纷攘攘的“占中”行动中,部分教育界人士和法律界人士造成了极其恶劣的推波助澜效用。从提出“占中”邪说歪理,到鼓荡舆论、再到罢课“占中”,这些人士的身影无处不在。

“占中”行动的两名发起人都是高校教师,戴耀廷更是法律学者。但就是这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却有意知法犯法,以所谓“公民抗命”名义煽动激进学生组织走上街头发起抗争,并且酿下了让香港教育界和法律界为之蒙羞的后果,给香港的稳健运转也带来了巨大变数。事件发生后,很多人开始追问:香港的教育和法治究竟怎么了?

毋庸讳言,香港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面临着很多的欠缺,国情教育则是其中的“重灾区”。由于香港的国情教育在过去若干年中没有完全深入推行下去,使得很多青少年对中华文化所知甚少,对于香港的历史脉络认识肤浅,对于民族归属和国家认同自然也就产生了“精神错乱”。这也才使得很多青少年往往容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缺乏主见,各种谬论学说自然也就乘虚而入,不断对青少年进行无情地“洗脑”。笔者在香港大学访学时,就曾经真切地观察到,部分大学生已经“食洋不化”地全盘接受了西方的那一套,而且深陷其中。

好在香港社会已经相对成熟,其自身的反思能力和修复机制正在发挥作用。当各种恶性事件此起彼伏、层出不穷的时候,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明确意识到,当务之急必须是首先调整教育政策,必须得加强香港中小学生的历史教育和家国教育,要让他们深刻认识到“香港是从哪里来”,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和爱国情怀,同时也要让他们了解“香港要往何处去”,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知晓两地融合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

此外,法治建设的偏离也是导致香港乱象层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香港之所以能够在经济发展等方面垂范内地,正是因为其制度完善和法治健全。但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交织影响,香港很多不明就里的人士开始剑走偏锋,进行片面地而非全面的法治建设,也即“选择性法治建设”。

在他们眼中,重要的是“两制”而非“一国”,重要的是《基本法》而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他们孜孜以求地只是“港人治港”,却忽略了基本的前提,就是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这种解读显然是选择性的和遮蔽性的,既不符合客观现实,也不符合香港的法律定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一国”又何来“两制”,没有中央的授权又何来“港人治港”?

这种明显颠倒因果、脱离根基的法治建设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为“港独”分子在香港的滋生萌芽提供了温床,并直接导致了“议员辱华”等事件的上演。好在吸取种种教训之后,香港民众也逐渐认识到,只有坚守全面法治的底线,才能够为香港的繁荣与稳定带来根本性保障,才能够确保香港民众安居乐业。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尊重《基本法》应该成为香港法治建设的核心要义。脱离了基本法的导引,整个社会将陷入混乱的无序状态,香港民众的不满意心理自然会同步拉高。若是一味纵容无知青年寻衅滋事,挑战法律底线,最终受害的终将是无辜的“沉默大多数”。因而当部分“港独”势力对全国人大“释法”负隅顽抗时,香港民众再也无法纵容袒护、坐视不管,而是勇敢地走上街头,有超过四万民众自觉地发起了“反港独、撑释法”运动,说明他们已经充分意识到全面法治对于维护香港发展的重要性,更意识到“港独”势力对于香港繁荣的破坏性。

教育与法治犹如一体两翼,一车两轮,互相补充,互为辅助,对于香港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有了正确的教育导向,有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底蕴,才能导正视听,香港青少年才会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和家国认同,不至于产生“无根的漂泊感”。同样,有了全面的法治建设,将宪法和基本法给有效统合起来,才能够为香港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才能够让香港民众“老有所养幼有所教”,也才能够让香港民众快乐指数企稳回升。

(钟厚涛,社科院台研所助理研究员,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系列解读(一):香港人,你为什么不快乐?

责编:贾兆恒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