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各类人群构成动态平衡
新型城市是各类人群高度协作的区域。城市要实现有效运转,必须具备多样化功能。人是这些多样化功能的最终需求者,也是这些多样化功能的实际创造者。换言之,城市多样化功能的实现需要不同人群担当不同角色,形成适度的人群规模和合理的职业结构。只有实现各类人群合理分工、相互支撑的动态平衡,才能形成生机勃勃的城市图景,促进城市有序运转和不断发展。促进各类人群构成的动态平衡,需要把握好三个关键。
形成广纳各类人才的开放包容型系统。城市应基于发展需要和运行平衡,以开放的原则和包容的胸怀,广泛吸纳各类人才。统筹推进户籍制度等改革,结合城乡融合发展,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当前,我国农村还有不少富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既是发展“三农”的需要,也是建设新型城市的需要。应积极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逐步解决在城市就业居住但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问题。与此同时,着眼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职业结构均衡,鼓励有条件的大城市针对急需人才放开落户限制,优化城市创业条件、创新氛围和发展环境。
对城市流动人口进行合理调控。城市的空间尺度、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是有限的,需要考虑城市人口的适度规模和合理布局问题,否则城市就难以正常运转。因此,要从结构、规模和流动节奏上对流动人口进行合理调控。同时,应考虑到城市功能的变化和承载力的限制,把集聚与疏解有机结合起来,以避免出现“城市病”。值得重视的是,城市流动人口调控要统筹兼顾、提前谋划、注重方式、制定预案,使调控在保障人口结构动态平衡的前提下有序有效进行。
持续提高市民素质。良好的市民素质既从根本上体现着城市品质,又是实现城市动态平衡和有序运转的坚实基础。应把提高市民素质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实抓好。这既包括专业技能培训,又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提升市民素质,可以集聚促进城市发展的正能量,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动态平衡
新型城市应当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深度融合体。物质文明是城市运行和发展的基础,要顺应现代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不断提升城市物质文明水平。树立长远眼光,基于百年大计甚至千年大计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各类城市基础设施;把现代科技成果和建筑艺术最大限度地应用于城市建设,努力建设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和绿色城市。应当注意的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量力而行”是指控制规模和速度,绝不是降低标准与质量。低水平的粗放式建设不仅会导致“拆—建—拆”的恶性循环,而且影响城市整体形象。
在加强城市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特别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城市不能只有物质文明,还应有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向上向善的思想觉悟、团结友爱的道德风尚等都是精神文明的突出表现。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应当是具有高水平精神文明的城市,一个散发魅力的城市必然是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城市。精神文明烘托城市气质、彰显城市精神,带动城市产业发展、激活经济潜能,从而不断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促进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动态平衡,需要综合设计、统筹推进、有机融合,特别是抓好以下几方面:一是努力打造城市独特的精神品格。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形成独特的城市精神品格,对内凝聚人心,对外树立形象。打造城市独特的精神品格,还有助于解决“千城一面”问题,使每一个新型城市都成为“这一个”,而不是“又一个”。二是努力把区域文化融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区域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城市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自然文化特征与建筑设施的完美融合。三是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传承城市文化基因。四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强化市民的城市荣誉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奉献意识。
需要强调的是,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吸纳现代文明;既要树立具有特色的正确价值导向,又要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既要努力提高市民的文化道德素质,又要不断提升管理者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管理能力,并坚持管理者率先示范。
责编:吴正丹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