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评:世界更加不确定不稳定,中国更要深化改革开放

2020-05-25 15:53:13来源:海外网
生成海报
字号:
摘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特斯拉_副本.jpg

图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内部。来源:新华网

【编者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特殊时期召开的中国两会,注定吸引全球目光。5月18日起,海外网推出“2020年,中国这样干”系列评论,从防疫、经济、外交、法治等多领域解读今年两会。此为第八篇。

-----------------

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深刻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进一步丰富了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首次提出的“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内涵。不到10天时间,中央两次强调的这一重要论断,为如何应对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提供了“中国策”。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罕见未设经济增速目标,反映出中国对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挑战艰巨性、不确定性的清醒认知。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协经济界委员联组会上更是明确指出了“世界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七大表征: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交往受限、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

的确,环顾世界就会发现,疫情发生以来,有的国家借势加快产业回流,有的国家提高对外资审查门槛……逆全球化在一些西方国家正在从舆论声音转变化政策行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被全面重塑的可能性不可低估。对于改革开放40余年、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经济来说,把对国际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困难估计得更多一些,是坚持底线思维的必然要求,是关乎无数家庭就业、大批外贸企业存亡、乃至确保产业链安全的大事。

在这样的情况下,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加强对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的认识,体现了中国在外部环境变化情况下关于对外依存度和战略自主性关系问题的再思考。中国这样的大国,必须构建对外依存新的平衡点,让别国对中国的依存与中国对别国的依存保持对称性,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这要求中国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培育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与此同时还要看到的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只是“中国策”的上半阙,“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不可忽视的下半阙。中国经济对内需大循环的重视,并不意味着中国会改变支持经济全球化的一贯立场。习近平总书记的表态旗帜鲜明:现在国际上保护主义思潮上升,但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开放、合作、共赢胸怀谋划发展,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在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中国既要有底线思维,又要保持战略清醒。这意味着,中国既要修炼内功提升化解外部风险的能力,也要防止被外力逼向封闭和保守。保守主义的外力攻势越强,越要坚持对外开放的步伐不乱、节奏不变。近段时间以来,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部署接连不断:出台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对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的改革做出部署;在上海、海南等自贸区实行更大力度的开放;出台2020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在过去三年全国负面清单已经从93条减到40条的基础上,继续大幅压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制造业、农业领域的开放水平……

市场直接“用脚投票”。今年以来,特斯拉在中国实现量产、投资总额达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广东惠州乙烯项目正式开工、霍尼韦尔公司新兴市场总部暨创新中心在武汉落户……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调查显示,大约有40%的外资企业表示近期还要加大对中国的投资。《纽约时报》5月20日发表文章称,中国政府预见到整体战略环境恶化的不利前景,在经济上做出了一系列布防,包括进一步加大经济改革力度,北京“保持了头脑清醒”。

一场百年未有之大疫,如同大潮的激退,让分裂与合作、保守与开放、前进与后退,全部清晰呈现于世人面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开放的坚守,对经济全球化的支持,在疫情考验下展示了最真实的底色。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打好内外兼修组合拳,中国经济一定能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海外网评论员)

【推荐阅读】

一评:非常时期,中国两会传递多重信心

二评:特殊之年,世界对中国两会的三重期待

三评:“云”两会,为“互联网+政务”赋能

四评:克服一切困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五评:不设GDP增速目标,中国发展方向依然坚定

六评:充分保障人的自由和尊严,民法典是人民的法典

七评:“以人民为中心”,理解中国政治的关键钥匙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点击“海外网评”,读懂中国与世界。

责编:吴正丹、牛宁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