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
治理国家的根本是什么?西汉时期的《淮南子·氾论训》中有言:“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意思是,治国虽然有一定的基本方略,但本质是要有利于民,让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以民为本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传统,也是治理国家的历史经验。《尚书》记载,大禹之孙太康昏庸无道、贪图享乐,百姓对他非常怨恨。太康的弟弟们追述大禹的告诫,作《五子之歌》,首次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认为百姓是国家之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方能安宁。
春秋战国时期,民的价值进一步凸显,“民惟邦本”的内涵愈加丰富,尤其是儒家阐述了“安民利民”“平政爱民”“顺从民意”等一系列主张。据载,齐宣王攻克燕国后,曾问是否应吞并。孟子答:“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燕民不悦,则勿取。”这种以民为先、民贵君轻的观念,为古代民本思想定下了基调。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肇始于夏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到了汉代基本定型。西汉贾谊总结先秦儒家学说,将其在范围上加以拓宽:“民无不为本也”;在时间上进行延伸:“夫民者,万世之本也”。唐代柳宗元进一步提出“吏为民役”的命题,认为当官者是百姓的仆役,可以说是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高峰。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是中华文明流传下来的一个朴素道理,揭示了国家治乱兴衰的基本规律。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等盛世的出现,都同“民惟邦本”的思想密不可分。比如,唐太宗鉴于隋亡的教训,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常告诫众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史上,调整土地关系、打击豪强、整顿吏治等措施,都可以看到民本思想的深刻影响。
1943年8月,在中央党校第二部开学典礼上,毛泽东说:“剥削阶级的‘爱民’同爱牛差不多。我们不同,我们自己就是人民的一部分,我们的党是人民的代表,我们要使人民觉悟,使人民团结起来。”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立场当作根本政治立场,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具有了鲜明的历史主体地位,归结起来就四个字:人民至上。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古代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静玄
编辑/九段、钟祺
音频制作/静玄
海报设计/子棋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学习时报等
来源/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
责编:岳雨田、张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