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西方經濟學認為國有企業會阻礙自由的市場經濟,但在中國,它們是整個經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既促進了市場競爭,又建立了自我監督機制,而且這種機制比來自外部的監督更有效。 |
【卡塔爾半島電視台網站11月12日文章】題:胡錦濤強調堅持社會主義經濟
過去十年來,中國經濟實現了自工業革命以來無可匹敵的高速發展。反觀世界其他地區,經濟開始漸漸衰退,西方引以為傲的資本主義出現諸多始料未及的問題,許多國家財富嚴重縮水,債台高筑,局面幾乎失去控制。
那麼,究竟是在什麼問題上,中國共產主義者選對了路,而西方資本主義者卻大錯特錯。
共產主義加全球化理念
胡錦濤所作的題為《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的十八大報告回顧了中國的過去十年。報告中這番話或許可以看成是對中國經濟取得成功的解釋之一: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一以貫之的接力探索中,我們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
也就是說,中國既堅持了共產主義的傳統思想,又融合了全球化的理念,而且,這一切都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框架下進行的。
在這種制度下,私有制不僅得到允許,而且還受到鼓勵,但關系國家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仍由政府控制,比如能源、銀行、通信等行業。不過,國有企業內部和彼此之間的競爭仍被視為經濟發展的必要組成部分。
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對這種平衡兼顧的方式進行了闡釋:深化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必須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國有企業產值將近佔了中國經濟總量的一半,但民營企業提供了大多數的就業崗位。這種制度能夠防止國有企業或民營企業建立難以管控的市場壟斷。
傳統西方經濟學認為國有企業會阻礙自由的市場經濟,但在中國,它們是整個經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既促進了市場競爭,又建立了自我監督機制,而且這種機制比來自外部的監督更有效。市場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一套制衡機制,而國有企業能夠在政府指導下適時作出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