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博採眾長

為什麼多次提到人民,因為愛得深沉

2012年11月15日14:34    來源:海外網        字號:
摘要:從這次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可以明顯感覺到,執政黨對改革開放的堅持和對當前中國存在問題和困難有著深入和全面的認識,這對新一屆中共領導集體來說,是一件好事。

剛參加完習近平以及新常委的見面會,聽完習總書記的發言,我深感到這是一篇充滿人情味的講話,充滿了歷史感,飽含著對人民的感情,其中還提到了孩子。感覺這代領導集體有一種對人民的負責感。 為什麼?因為他知道人民疾苦,因為曾在那個動蕩的年月與最底層的百姓同甘共苦過。中國共產黨十八大閉幕,執政黨的新領導集體中,與習總書記有著類似知青經歷的政治局常委也不是少數,李克強,張德江,王岐山,張高麗。從地方層面看,省,區,市的四百多常委中,有過知青經歷的達七十多位。他們是掌舵者,他們的上山下鄉經歷,以及知青情結會對中國未來國家命運產生什麼影響?

就這些相關問題,本人走訪了著名作家、電視劇《知青》的編劇梁曉聲先生和作家學者、資深評論家秦曉鷹先生,這兩位“知青”。

梁曉聲直言不諱地說:“他們曾經和中國農民在一起,了解農民,認識農民,為農民服務過,也受到農民的關愛。了解農民就會了解中國,他們對農民有相當的感情,至少不會去現學怎麼和農民說話吧。他們會熟悉農村的一切,收成,養殖,看雞鴨在堂屋裡走來走去。這和上幾代與下幾代都不同。 這種情愫在他們心中是有的。了解農民,就能了解中國。老百姓有權利要求他們更多地代表人民說話維護老百姓的利益。當年農民愛護過你們,人民有權利這麼做。”

梁曉聲說到“知青與土地的關系”:“春播秋收的過程中,會使人變得不一樣,產生對自然的敬畏。也構成了知青們的務實、客觀的生活態度。在這種近乎原始狀態的艱苦的農業勞動中,還會使一部分人變得謙卑,變得在作人的准則上的不張揚、低姿態。”

曾經在山西呂梁山區下鄉五、六年的秦曉鷹把這一撥領導人的知青情結做了歸納。他認為,“他們首先是「接上了地氣」。大規模的上山下鄉運動,在客觀上造成了一千六百多萬(一說為兩千萬)城市學生來到了中國社會的最底層。讓他們看到了最真實的中國國情,即嚴重的貧困、極度的落后,以及生活在這種低劣的物質與精神狀況中的億萬父老鄉親。這對我們這些城市青年來說是一種震撼,這種震撼其實也是一種終生不能忘記的共振,是物質的飢餓與精神的飢渴在知識青年與老百姓之間發生的一種共振。另外,無論這些知識青年有什麼樣的家庭背景,他們當年都被拋向了社會邊緣,茫然不知前途。是老百姓用寬厚善良之心「收留」養育了我們,對這份感情,所有知青都會沒齒難忘。這種「接」上「地氣」的感覺與感恩,如果沒有命運的跌宕,恐怕永遠不會產生。”

除了在這一點上,秦曉鷹與梁曉聲的認識比較一致,在知青的精神轉變上也很相近。他們都認為,「知青」情結中的另一特點是承認現實、尊重實踐,是漸漸懂得了獨立思考問題。狂熱的「文化大革命」曾經給全社會披上了一層極為虛狂的紅色油彩。不少單純的城市學生青年也曾經是這種紅色油彩的狂熱追捧者。可是,「廣闊天地」中的嚴峻現實,卻使絕大多數知識青年看清了真偽,區分出黑白,萌生了反思。他們也正是在逐步清洗著「左」的油污的同時,在內心深處栽下了獨立思考、實事求是的根苗,學會了用自己的頭腦和眼睛來評判世界。梁曉聲說:“正是由於經歷了上山下鄉,所以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無論他們在人生道路有了什麼變化,是向上走,還是仍然一無所有在原點上徘徊, 幾乎無一例外都是擁護改革開放的。當然現在,老知青中的一部分人憤懣要多一點,原因是覺得,當時我們那麼擁護的事情,現在怎麼結果成了這個樣子。結果和我們原來想的太不相同了。”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