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兩岸關系在中美戰略猜疑升溫的格局下,已面臨變數復雜化的新挑戰。 |
最后,台灣朝野政黨一直無法凝聚應對中共的共識,同時,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雖強調,要確保兩岸關系發展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但是習近平將對台採取“懷柔與強硬手段交織運用”的策略,並進一步推動兩岸經濟一體化措施,為未來和平消化台灣,構筑深廣的下層結構,並直接沖擊台灣朝野政治精英的權力基礎,試問台灣政治人物將如何接招?
整體而言,胡錦濤處理台灣問題的核心思維是,事緩則圜、水到渠成、瓜熟蒂落,隻要大陸把經濟搞好,台灣問題自然解決。但是,隨著中共十八大權力換屆交班,兩岸關系若要良性發展,首先必須面對中美競合關系變化。習近平的核心策士指出,台灣問題雖因兩岸關系良性互動緩和,但如果久拖不決,將給大陸周邊安全增加新的不確定因素﹔同時,台灣問題將繼續是國際勢力對中國防范、牽制的藉口和手段,中國威脅論、美日擴大安保條約適用范圍,計劃建立亞太飛彈防御體系,都以台灣做為支持理由﹔此外,台灣問題的存在,就意味著台灣有被分裂出去的危險,此始終牽扯著中國政府的精力和資源。
兩岸關系的發展從過去的壁壘分治,到現在的和緩良性互動,確實得來不易,殊值雙方善自珍惜。只是,隨著中美兩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競逐升溫,而且東海釣魚台、南海諸島領土主權爭議繼續延燒,以及台灣朝野政黨路線分歧不減反增等情況涌現,讓亞太各國戰略圈人士聞到一股令人不安的氛圍。倘若中美兩國不能發揮和平相處、共榮亞太的大智慧,並運用影響力有效克制躁動因素,亞太局部沖突的發火點恐將會相繼引爆,屆時,馬總統“親美、和陸、友日”的平衡策略,不無可能從美中左右逢源高招,淪入進退兩難困境。
(注:本文轉載自“中國評論新聞網”,文中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