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海外輿論

《聯合早報》:美緬未來發展取決於中緬關系 

2012年11月27日15:31    來源:環球網        字號:
摘要:當國內外局勢轉變,出於國家民族利益,即便是曾經的“死敵”也可盡釋前嫌,再度攜手。回顧緬美外交史,就能証明這一點。

新加坡《聯合早報》11月27日文章,原題:美緬關系中的“中國因素” 作為首位訪問緬甸的美國總統,奧巴馬11月19日對緬甸“閃電式”的短暫訪問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從去年11月希拉裡訪問緬甸到此次奧巴馬訪問,美國對緬甸的政策轉變是極為明顯的。在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下,處於世界兩大人口大國之間,以及東亞、南亞、東南亞交匯處的緬甸的地理戰略意義不言而喻。事實上,美國對緬甸的關系轉變一直都有著“中國因素”。

由於中國的崛起,擁有重要的戰略地理位置的緬甸,成為美國重返亞太的一個重要棋子。於是,美國近乎迫切地想與這位對立了二十多年之久的“敵人”重歸於好。

而緬甸之前由於西方國家的制裁,迫使其隻能長期依賴中國。但自2011年3月新政府上台后,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紛紛解除制裁,使緬甸有機會重返國際社會,發展更加多元化的關系。早在一年前,希拉裡訪問緬甸時,緬甸總統吳登盛的政治顧問內新勒就曾放風說:“不論戰略地理位置多麼具有優勢,如果不小心經營,就無法得到更多的收益。緬甸一面是具有13億人口的中國,一面是具有11億人口的印度。緬甸也是有壓力的。”

“外交上沒有永遠的敵人”。盡可能地與鄰國、強國建立並保持友好關系,是每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當國內外局勢轉變,出於國家民族利益,即便是曾經的“死敵”也可盡釋前嫌,再度攜手。回顧緬美外交史,就能証明這一點。

雖然,美國名義上是出於民主、人權等對緬甸進行了制裁與“斷交”。但我們也可以看出當時的國際政治背景也已發生了重大改變。在這樣的背景下,緬甸對於美國的戰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已經降低。而就在緬甸最困難的時刻,中國成為緬甸最重要的伙伴。在中國的幫助下,緬甸的基礎建設逐漸開展,經濟發展也緩慢但有序前進,在政治上也打破了被美國與西方孤立的局面。兩國的“胞波”情誼就這樣得到了鞏固。可以說,這數十年來中國一直是緬甸最重要的“盟友”。

國際政治總是變化莫測。時過境遷,隨著中國的崛起,美國為鞏固其“世界霸主”的地位,於是高調“重返亞太”。緬甸這個被忽略了十數年的國家,再次進入美國的議程裡來。回顧這段歷史,我們可以發現這樣的邏輯:當中國政局尚未穩定時,美國就重視與緬甸的關系﹔當中國局勢穩定發展,而緬甸出現混亂時,美國就疏遠與緬甸的關系﹔而當中國崛起,緬甸民主出現轉機時,美國又欲再度親近緬甸。

外交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但可以有永遠的朋友。緬甸作為一個主權國家,與美國拓展邦交是緬甸的權利,但這並不代表緬甸就會完全放棄與中國的關系。我們也可發現,一年前希拉裡訪問緬甸前,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先一步訪問中國﹔今年9月緬甸總統吳登盛訪問美國前,先赴中國參加中國-東盟博覽會﹔包括本次奧巴馬訪問緬甸前,緬甸國防軍副總司令梭溫也先訪問了中國。緬甸的這些舉動似乎在說明中國依然是其最重要的“盟友”。

因此,美緬關系雖然進展神速,但雙方未來的發展如何,還取決於中緬關系的發展。(作者是緬甸華人伍慶祥)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