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當中東以及北非地區出現悲劇事件的時候,美國總統奧巴馬總會有一個驚人的嗜好:他會乘飛機前往南方或亞洲的“新興”國家。 |
【法國《世界報》11月23日文章】題:中國、敘利亞和“傾斜”的時代
每當中東以及北非地區出現悲劇事件的時候,美國總統奧巴馬總會有一個驚人的嗜好:他會乘飛機前往南方或亞洲的“新興”國家。
2011年3月,當針對利比亞的干預行動開始之時,奧巴馬正在飛往巴西的途中。今年,當加沙地帶出現新危機的時候,他又是在飛往泰國、緬甸和柬埔寨的途中。這不禁令人回想起今年5月,在巴格達舉行的有關伊朗核問題的艱難談判行將結束,美國政府一位官員發自內心的呼喊:“中東太令人郁悶!亞洲是如此令人興奮!”
用逃避到亞洲的方式來忘記中東嗎?美國媒體不客氣地指出這一舉動的局限:美國的國力雖然出現了“相對”衰落,但它無法繞過自己的責任。
奧巴馬想為自己第二個任期的開頭打上向亞洲“傾斜”的印記,並想在仰光與人權斗士昂山素季共享榮耀的念頭很快被來自中東的火箭炮聲所打破。
郁悶吧?這倒是真的。
還有一件未被發現的事情:當美國轉向亞洲時,中國正在轉向中東。10月31日,中國向聯合國-阿盟敘利亞問題聯合特別代表卜拉希米提出了旨在推進敘利亞問題政治解決進程的“四點倡議”。其中令人感興趣的並不是這些倡議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它表明中國在敘利亞問題上有了自己的計劃:這個不是俄羅斯與中國的聯合計劃,而是中國的計劃。
中國想成為一個全球性的行為體。在這場與其國家利益沒有直接關系的危機中,它也想發揮作用。與俄羅斯不同,中國在敘利亞既沒有軍事基地,也沒有軍火銷售合同,也未向這裡派過軍事顧問,在大馬士革以及敘利亞其他城市的中國僑民數量也不過幾千人。巴沙爾·阿薩德的命運對中國來說也不像對俄羅斯那樣具有重要意義:俄羅斯一直把這場危機當成一張用來對付美國人的地緣政治“牌”。
被認為在國際安全問題上經常躲在俄羅斯后面、更願意與俄羅斯攜手合作的中國,這一回突然與之拉開了距離。現在的問題是,中國的這一回“單飛”會不會繼續朝著符合西方國家利益的方向前進。現在看來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明確。北京的中東政策的重點自始至終是要保持穩定:這一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中國對這裡的石油需求非常巨大。令人感到新奇的是,中國這一回希望發揮更明顯的作用。
中國目前有中東問題特使。中方透露它希望成為中東問題有關方之一。中國提出敘利亞和平方案是首次嘗試。
據一位剛剛從北京訪問回來的西方官員介紹,中國領導人完全是用一種維護其國內穩定的眼光來看待敘利亞危機的。中國的“線路”主要包括兩大支柱:對一個主權國家的任何外來干預都是不合法的﹔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一點都沒有削弱。
在這裡,我們似乎看到了雙重的傾斜現象:美國人在向亞洲傾斜,而中國人在向中東傾斜,但雙方所動用的手段無法相提並論。要想更好地看懂這些變化,美國政治學家羅伯特·卡根的新著《美國的世界秩序》將可以提供一個解讀框架。
如果美國真的“衰落”了——在卡根看來,美國並不是注定會走向衰落——沒有任何東西能夠保証其他大國會接過美國的接力棒,為未來國際關系的安排提供保障。
在敘利亞問題上,中國會是建設性的嗎?它會承擔起新的責任嗎?在本書的結束部分,羅伯特·卡根得出結論認為:中國將會用一種機會主義的方式來尋求發揮自己的作用。(作者納塔莉·努蓋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