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媒體集萃

薛建國:令人惶恐的“蝗虫說”

2012年12月03日11:02    來源:錢江晚報    薛建國    字號:
摘要:“蝗虫說”令人惶恐。一個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外來人口的貢獻,這一點幾成共識。我們沒有理由隻要求別人貢獻,而不與別人分享發展成果。

15歲的“非滬籍”生佔海特,為了爭取異地高考權力,網上約辯滬籍青年,結果被斥“上海不需外地蝗虫”。把同胞斥之蝗虫,確實夠損的。從這一人格侮辱事件看,不難理解異地高考推進的艱難。

改革開放就是放開束縛,大規模的人口流動是其顯著標志之一,城市新居民的爆增衍生了龐大的“隨遷子女”群體,由於高考制度改革和各地高考方式的差異化,這些學生難以再回到原籍地參加高考。佔海特就是這樣一個代表。

雖然還隻有15歲,佔海特已經很有自己的思想,她在《教育公平,我的夢想》一文中寫道:“我希望就地高考政策不要與父母的職業、收入、納稅、房產、社保等挂鉤。若是如此挂鉤,窮人的孩子何日才會有出頭之日?如何才能通過教育改變命運?”這簡直是天問。

“蝗虫說”令人惶恐。一個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外來人口的貢獻,這一點幾成共識。我們沒有理由隻要求別人貢獻,而不與別人分享發展成果。

一些人為什麼要抵制異地高考,道理很簡單,他們怕異地高考政策一旦放開,本地的優質教育資源被稀釋,使本地考生面臨更激烈的競爭。這是典型的地方保護,是特權思想在作怪。

這一特權是高考分省指標造就的。分省指標是一存在好幾十年的體制,它給北京、上海等地有別於其他地方“政策紅利”,這些地方的家長和考生習慣將此當做自己的一種權利。擁有這種權利,他們覺得理所當然。事實上,這種權利的存在本身就不合理、不公平、不公正,在“保護”一部分考生同時,“犧牲”了另外一部分考生的利益需求和正當權利。這種顯失公平的“特權”,隻會制造社會不公。

多年來,打破戶籍壁壘、實現“無障礙”的異地高考呼聲不斷。今年國務院終於有了明確態度,要求各地年底前拿出相關方案。放開制度才能讓每一個孩子得到公平的機會,雖然這一天來得有點遲,但總歸讓人們看到了一點進步。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